首页 » 产业政策 » 海淀政策

海淀发布“20条”,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0-05-14 来源:北京海淀 浏览次数: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支持企业复能达产

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20条服务措施发布

试行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机制、探索建立企业破产信息信用预警机制、提升“企航”小程序政企互动服务效能……为协同推进促防疫稳经济工作,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结合《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相关规定和海淀区营商环境工作实际,5月13日,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20条服务措施,涉及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手段、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推动创新科技成果应用和搭建“拓扑”模式的畅通政企互动沟通机制等方面,其中有8条属于在全国或者北京市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

 

“20条”中提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探索“沙盒监管”,在直播和短视频购物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关于直播和短视频购物行业相关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此外,率先在全国实现企业档案和企业信用“容e查”、“掌上查”。通过升级“企航”微信小程序,搭建“拓扑”结构的政企互动平台,以“互联网通信+专属客服+服务团队”建立企业服务网,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搭建“企航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与重点企业、重点人才、重点项目即时对接,全程跟踪解决好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的各项诉求。

新闻热点

“支持企业复能达产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20条服务措施分为5个方面:支持企业复能达产5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6条;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手段,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4条;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互联网+”工作效能4条;搭建“拓扑”结构的新型畅通政企互动沟通机制1条。

其中,属于争取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8条、争取领先的创优措施12条。

支持企业复能达产5条,具体为:

1.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便利化”。

疫情期间,对市场主体办理广告发布登记等41项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对市场主体出具免予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明等75项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重点防疫工作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特事特办”。

2.启动“放心工作餐直供”专项行动。

指导网络订餐平台和大中型餐饮企业规范开展集体配餐,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畅通产业供应链,缓解复工复产企业用餐难问题。

3.对防疫物资转产企业同步质量安全监管。

对跨领域转产防疫物资企业,创新监管方式,前移监管关口,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全链条同步帮扶指导,有效保障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安全。

4.开通企业“质量云课堂”。

联合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开通“质量云课堂”,面向海淀区企业开展质量提升免费线上培训,从质量管理、满意度提升等方面及时指导帮扶企业完善质量管控。

5.开展新冠病毒防治药品专项质量监测。

对连花清瘟胶囊(颗粒)、生甘草和磷酸氯喹等21类疫情用药质量进行重点监测,探索建立疫情应急检验流程,保障复工药店、社区卫生站和二三级医疗机构疫情用药质量。

以上5条措施旨在深度挖掘市场监管服务资源,整合各业务部门专业优势,建立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工作新机制,全力支持企业复能达产。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6条,具体为:

6.探索建立企业破产信息信用预警机制。

率先探索与海淀区人民法院建立企业破产工作协调机制,在法院裁定受理企业强制清算或破产申请后,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等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经营异常和案件受理等警示预警信息。

7.落实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率先推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项目落地,指导建立具有临床需求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工程验证、临床试验、经销配送、临床服务能力的CDMO创研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8.深化推进“集群注册”政策。

率先探索进一步延伸“集群注册”双创平台政务服务触角,为市场主体就近办事、多点办事、快速办事、随时办事提供便利。

9.试点证照“一窗办、容缺办、承诺办”。

率先以食品经营主体为试点,可一窗同步提交办理营业执照和预包装食品经营许可申请材料,实现证照“一窗办”。食品销售经营者对照法定许可条件和告知内容全面自查,承诺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达到许可标准并愿意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即时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

10.落实标准创新领跑计划企业支持资金。

组织企业和社会团体有序申报中关村科学城标准创新资金,发挥标准创新资金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团体围绕中关村科学城重点产业领域组织制定团体标准,支持企业承担国际标准组织重要工作和职务。

11.支持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园区品牌创建。

支持中关村科学城范围内产业园区创建区级商标品牌,凝练高精尖产业引领形象,集聚行业优质企业,形成产业优势高地。

以上6条措施旨在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聚焦营商环境短板和企业群众关注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出精准对接企业服务需求的工作新举措,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手段, 建立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4条,具体为:

12.探索海淀区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执法。

出台《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包容审慎执法意见》,在法律框架内拟定包容审慎执法手段使用的原则、范围和注意事项等。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涉案企业,不予行政处罚并强化行政指导,探索运用信用承诺等手段强化监管。

13.积极推行“一案三书”制度。

制定覆盖市场监管全领域的《包容审慎执法处罚清单》,对符合适用条件的违法相对人同时制发《(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建议书》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书》,以容错纠错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14.试行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机制。

在直播和短视频购物领域,率先试用“沙盒”理念,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关于直播和短视频购物行业相关行为的指导意见(试行)》,引导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15.建立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监督检查机制。

强化内部科所队日常监督检查事项协同联动,对同一主体实施多项监管内容检查的,率先采用联合检查方式,落实“同主体、多事项、同步查”原则,减少行政执法检查频次,降低对市场主体日常经营活动的干扰。

以上4条措施旨在积极推进柔性执法,主动探索“沙盒监管”,对新业态、新模式试行“容错纠错”,打造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新体系。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互联网+”工作效能4条,具体为:

16.推进电梯“互联网+监管”场景应用。

对电梯加装物联网智能采集终端,实时采集、监控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管理数据,实现信息的快速获取、统筹调度、集中处置、数据研判、预警分析和应急救援,拓展“城市大脑”场景应用。

17.促进网络订餐平台“阳光餐饮”信息披露。

将“阳光餐饮”建设延伸至网络订餐平台,鼓励入驻平台的餐饮单位主动展示后厨加工过程视频,通过信息披露对平台及入驻主体形成信用约束,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订餐消费环境。

18.试点在企业变更和广告发布登记环节应用“区块链”技术。

率先将“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拓展至企业住所变更和广告发布登记环节,进一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实现企业住所变更“秒批”,优化企业广告发布服务流程。

19.实现企业档案和企业信用“容e查”、“掌上查”。

依托“企航服务平台”,提供企业登记档案移动端查询和电子档案远程下载服务,同时归集海淀区企业信用数据,形成企业信用“画像”,实现移动端查询功能。

以上4条措施旨在将市场监管工作融入“城市大脑”管理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搭建智能化服务和监管工作新平台,提升“互联网+”工作效能。

搭建“拓扑”结构的新型畅通政企互动沟通机制1条,具体为:

20.提升“企航”小程序政企互动服务效能。

拓展“海淀企航服务平台”小程序功能,提升海淀区企业“接诉即办”效能,率先搭建智能化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提升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能力。

该措施旨在以“互联网通信+专属客服+服务团队”建立企业服务网,突出互动和服务效能,让企业能找到人、办成事;让政府部门能明需求、共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