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数字化当潮 中国数字图书馆将走向何方?

发布时间:2017-02-24 来源:玖扬传媒 浏览次数:

随着科技手段的日益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向现代化转变。互联网的诞生及普及,使人们越来越渴望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知识,来更快地追赶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潮流。也正是如此,传统的纸质版媒介阅读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阅读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

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应用,让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纸质版阅读方式到新潮的电子版阅读方式。人们的阅读内容不再局限于有限的纸张,也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字体,而是拓展到无限大的互联网以及电子设备当中。

或许你会问,什么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使做什么用的?那首先我们就去搜索百度来了解这些疑问吧。百度百科是这样解析的: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

相信反复阅读了三遍以上的你,还是一头雾水,两眼发黑。其实简单点说,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虚拟的、没有实体图书陈列空间的一个“网上图书馆”。我们可以不分时间、不分阅读形式的任意搜索我们需要的知识以及信息。
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数字图书馆应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方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

但随着数字图书馆事业的不断进展,由于理念和思路的不同,各家数字图书馆的问题也不断出现。比如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欠缺与更新速度过慢、服务滞后、使用率低,数字图书馆之间缺乏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基于新媒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尚未实现,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等。

那么,未来数字图书馆又会何去何从呢?!通过数字图书馆领域专家的一系列研究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发展特征:

 版权更严格 
    我国加入WTO后,版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版权问题解决不好,将极大地影响和制约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全息数字化技术将成为主流数字化技术
    数字图书馆从资源角度讲是多种多样的,但信息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仍然是印刷版文献的数字化资源。这就决定了全息数字化技术将成为21世纪数字图书馆的主流数字化技术。全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90%的数字化资源都以全息为主导,取代了简单扫描技术生成的资源。
    基于全息数字化技术生产的数字化资源,既保持了印刷版文献资源的全部信息,又增加了书内目录导航、摘录编辑、各种检索等功能,是未来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建设将有大进展
    数字图书馆元数据与CN-MARC的双向兼容、数字图书馆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双向兼容、异构数据库的跨平台检索、智能代理检索、知识管理等标准化建设成果逐步形成。

 占用空间小,投入成本降低
    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断进展,资源数据量越来越大,存储空间将成为影响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主要因素。全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的压缩技术的出现,使数字化的资源所占空间大大降低,同样32开的300页的图书,全息版占用空间1~4M空间,而扫描版占用空间15~60M。占用空间的减小,使存储设备的投入也大大减少,进而为彻底开展网上服务奠定基础。

多种资源的深度融合
    目前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种类绝大多数仍然以数字化书报刊等印刷版资源为主,将来会扩展到声像制品、网络资源等,这些资源不只是简单地堆积到一起,而是进行了深度的融合。比如读者输入一个检索词,系统就可在第一时间将各种各样的资源全部检索出来,阅读器也就成为能够浏览、播放各种各样资源的超级阅读器。

 更便捷更易使用
     更具人性化、更加易用,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又一基本特征。知识管理技术、书内目录导航技术、全文检索技术、跨平台技术、智能检索代理技术以及推送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促使数字图书馆更加贴近用户、贴近读者。
     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图书馆将会具备更多更好地优点来满足全民的阅读需求。比如可以使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信息查阅检索方便,远程迅速传递信息,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等。利用数字图书馆,我们会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进行信息收集与文字阅读,更好地吸取知识。数字图书馆也会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越来越多的帮助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