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国家文创实验区高精尖发展态势强劲 新兴文化企业收入占比过半

发布时间:2017-05-31 来源:法制晚报 浏览次数:

今天上午的京交会上,朝阳区设置的中关村朝阳园展台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摄/记者 曹博远

   “互联网+文化”、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兴文化企业收入占比达到52.1%;科技含量高、创意程度高、附加值高的移动新媒体、数字娱乐、数字出版等领域企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0%以上;通过旧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三种方式,转型升级了20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今天上午,在京交会朝阳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成果展览展示板块区前,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简称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文创实验区“高精尖”发展态势强劲。

  转型 升级20个特色园区 建筑规模126.2万平米

  据了解,国家文创实验区自2015年以来,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三种方式,新转型升级了20个特色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存量建筑规模126.2万平米。

  “聚焦高端产业、高端环节、高端功能,实施产业准入制度,通过工业厂房改造利用、传统商业设施升级、有形市场腾退转型三种方式,探索文化产业更新城市存量空间资源发展模式,不仅没有新增产业用地,而且还实现了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环境品质、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目标。”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说。

  国家文创实验区作为连接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都市景观与产业融合发展廊道”的重要承载区,正在大力实施“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大提升工程,优化提升区域环境,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成果

  工业厂房改造利用:升级14个

  万东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为1955年建厂的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三间房厂区,占地面积7.5万平米,建筑面积7.5万平米,随着企业工业生产外迁,依托工业旧址与现代文化产业相交融的独特文化特征,转型升级文创园。

  传统商业设施改造:升级3个

  北影影视文化创新园:位于朝阳区东五环平房路,园区空间改造升级前主要经营餐饮休闲业。

  园区规划面积3万平米,打造成为集产业要素、品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服务齐全的国际化影视全产业文创园。

  有形市场腾退转型:升级3个

  ideapark铭基国际创意公园:位于朝阳区大黄庄,原为瑞丰灯具市场,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米。通过打造开放式空间,为多元化、个性化的创意设计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空间,已吸引极创引力文化传媒、鲸梦文化等50余家文化企业入驻。

  相关 朝阳园2000余万“扶持”众创空间

  此外,据记者了解,中关村朝阳园以科技信息服务领域为重点,打造国际研发创新聚集区,吸引了苹果公司中国研发中心以及默沙东、沙特阿美等一批跨国企业研发机构落户。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大力打造“互联网+”企业。

  “为了鼓励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积极对接市、区相关部门,对接企业需求,落实现代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相关政策,帮助企业申请到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中关村朝阳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园区内孵化器等众创空间的发展。”

  另据记者了解,北京CBD通过“两系统、一平台”,即北京CBD中心区“综合资源管理系统”、“CBD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楼宇经济管理系统”以及企业信用监管综合平台,整合多部门近3000万条数据,建立企业征信大数据库、企业信用指标体系和企业信用评估模型,推进服务业开放综合承载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