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2017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中国故事”彰显文化魅力
法兰克福书展副主席弗兰在北京出版展区体验临摹字帖
2017年法兰克福书展于10月11日至10月15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此次书展上,2000多种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精神文化风貌的图书让各国读者、出版商近距离地感知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今年参展的中国主题图书,既有承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籍出版物,各国学术翻译出版物,也有反应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精品图书。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多语种《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新世界出版社的德文版《中国关键词:“一带一路”篇》、贾平凹小说英文版《带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七爸周恩来》英文版等等,都成为了本次中国展区的亮点。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开敏表示,《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一书忠实记录了中国高铁发展的艰难历程,也反映了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成就,目前已经与欧洲、俄罗斯等多家出版单位签署了合作出版协议。胡开敏说:“高铁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典型代表,也是这五年以来非常典型的故事。这几家国外出版社为什么对这个选题感兴趣,是对中国这张名片的震惊也好、他们的惊叹也好,他们都非常好奇,希望能够了解。”
一位德国爸爸带孩子看中国的儿童文学读物
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奖的”著名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带着他的德文版小说《草房子》来到了本届书展。曹文轩认为,中国故事的独特性、唯一性造就了它们在外国读者眼中的永恒魅力,然而中国故事的人类主题又让它们能够在外国读者心中产生共鸣。曹文轩说:“这些故事柏林没有、法兰克福也没有,只有中国有。这些故事是中国人用历史上多年的灾难和不幸换来的巨大的写作资源。你没理由也没有权力去浪费。所以我曾经说过,当命运之神把这么多的灾难给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听到命运之神轻轻地说了一句话,‘若干年之后,所有的这些都会转化成财富给你’。一定要知道,中国故事背后,是人类的主题。”
法兰克福书展不仅是贸易、文化、政治等思想对话的国际平台,也是中国图书传媒出版界对外输出版权的重要渠道。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副主席弗兰表示,多年前中国出版业一味地从国外引进图书的情况已经转变,“中国在过去大多是将外国的图书引进到中国。而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图书开始走出国门,向外国输出图书版权,世界现在变得越来越小了,人们都希望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当然也包括中国。”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增强,特别是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品和作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副总领事孙瑞英在书展上表示,文学作品对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会让更多外国读者对中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孙瑞英说:“可以说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作家的伟大之处,他们可以起到外交官所起不到的作用。他们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更多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