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关村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2018-07-30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

“共建·共融·共享”,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

举办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探讨交流京津冀三地在政策协同、产业协作、创新协力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难题热点,为三省市务实推进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服务和舆论支持。进一步增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思想认识再提高、责任担当再强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

大会现场


    中关村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墟。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主任翟立新先后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 辜胜阻

“中关村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龙头”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协同创新是实现协同发展的核心所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雄厚、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体系较为完备,具备推动协同创新的良好基础。

北京中关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科技竞争的前沿阵地。全面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合力,亟须探索新模式、融入新机制,发挥中关村创新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协同创新平台布局,推进区域内部与跨区域产学研用一体化,健全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提高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完善创新文化“软环境”,多措并举推动京津冀从过去的零敲碎打、“被动式”合作创新关系向建立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转变。

发挥中关村创新示范与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区域协同创新合作载体与平台布局。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是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的空间支撑。要完善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推进“2+4+46”的产业转移与合作平台建设,加快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资源集聚。探索多核心引领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式,着力建设京津冀多区域联动、创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链条内嵌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一心、两核、三带、多园区”科技创新格局。依托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重点发挥中关村创新辐射引领作用,探索中关村示范区与津冀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合作平台,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互利共赢的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推动京津冀各区域内部以及跨区域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与转化应用。京津冀三地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与产品生产方面各有所长,北京是技术研发创新的策源地,天津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河北的制造业成熟、技术承接潜力显著。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合作体系,以“用”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完善区域内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界密切合作的机制,加强产学研用之间的技术和信息交流,鼓励各创新主体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中试基地等产学研合作的载体与机构。

优化创新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集众智、汇众力,将京津冀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中关村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要以中关村为载体吸引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包括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的科学家、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完善并落实中关村外籍人才改革举措,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打造“以才聚才”的磁场效应。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和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打通创新人才在京津冀三地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间自由流动的通道,鼓励科技人员以兼职或离岗等方式创业创新并允许他们兼职取酬。

完善京津冀科技金融体系,构建高效协同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链。中关村已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的金融高地,汇聚各类金融机构及分支机构总数达3300余家,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要建立健全三地股权交易市场合作机制,推动京津冀“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链发展壮大,尤其要扩大中关村股权投资在京津冀其他地区的投资范围,鼓励设立分支投资机构,发掘优质科技项目,助力高技术企业成长,实现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融合”。

弘扬“鼓励冒险、包容失败”的创业创新文化,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注入活力与动力。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灵魂,影响创新主体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和模式。要对新生事物多包容、少苛责,多鼓励、少设限,完善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提高对企业创新失败的包容程度,消除创新主体的后顾之忧,让创新创业的“种子”生根发芽。大力弘扬中关村鼓励创业创新的文化,加快在京津冀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鼓励冒险的区域文化氛围,“不以成败论英雄”,增强创新创业者的信心,激发创新创业内生动力。

“努力开创新局面,争取新作为”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主任  翟立新


    中关村示范区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着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的重要作用。

一是突出重点,创新模式,积极推进合作园区建设。聚焦“2+4+N”重点区域,启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建设工作,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和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制定实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初步形成了以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代表的两地共建共管园区、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为代表的技术品牌服务输出、以曹妃甸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园区合作建设模式。

二是搭建平台,延伸服务,推动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以市场化机制引导共建一批创新社区和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等各类服务平台,形成要素集聚、主体协同、文化融合、环境优化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支持中关村创业服务机构,在津冀设置分支机构,成立“京津冀众创联盟”,组织推动中关村开放实验室资源及津冀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的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力。

三是优势互补,示范应用,加快区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等需求,联合津冀共同印发《发挥中关村节能环保技术优势 推进京津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支持中关村企业通过第三方治理、专业化运营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在京津冀区域钢铁、电力、能源、化工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和示范应用,推广一批节能环保优势技术,落地一批示范应用项目。

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津冀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超过6100家,已初步形成以科技创新园区链为骨干,以多个创新社区为支撑,多方协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进入新时代,京津冀协同发展迎来新机遇,中关村要进一步加强与津冀的创新合作,努力开创新局面、争取新作为。

2014年以来,中关村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未来,中关村将进一步突出创新引领,带动京津冀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进一步聚焦重点区域,推动产业协同开创新空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体制机制上争取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