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挖掘新动力,展示新成果,“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首发平台——文创产品发布会”点亮文博会海淀展区

发布时间:2018-10-26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25日,第13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隆重开幕,海淀展区以“创新引领中关村——新动力、新形态”主题,共有40多家文创企业携最新文创产品集体亮相,充分展示海淀文化科技助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的新成果。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组织了近20家海淀区文化科技融合典型企业参与展示,涵盖了人工智能机器人,VR沉浸式体验,数字设计,文旅衍生品,非遗艺术品,京津冀示范基地等六大领域优秀项目(产品),主要产品均来自协会搭建的“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首发平台”。

 

 

作为第一天的重头戏,“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首发平台——文创产品发布会”在海淀展区举办。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微景天下,好利文化,全景客,创华元等5家文化科技融合企业最新项目(产品)在会上首发,京津冀文创示范基地,三山五园沉浸式体验,非遗艺术品,VR动景趣拍,数字音乐教学等一批特色创意产品在会上进行了首发。通过展览展示、创新项目(产品)首发,代表海淀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新成果成果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其中,北京全景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创华元科技有限公司首发项目,还参与了“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签约总额超过8000万元。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

 

微景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创华元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全景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智慧好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当前,海淀区正处在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智,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海淀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坚实。秉承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中关村文化,海淀区形成了相对健全、应用活跃的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多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各项主要指标占北京市总量的四成左右。

 

 

2018年海淀区要从产业层面形成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良好效应。一是深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战略。实施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力争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突破7000亿元。组建运营区属国有文化旅游集团,深度挖掘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海淀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二是聚焦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链关键环节。着眼于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定位,在文化与科技融合领域关键技术研发、重大项目产业化、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持续发力,推动相关产业在京津冀全产业链布局。发挥“互联网+”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顺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新业态,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现中国文化内涵、海淀特色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品牌形象。巩固拓展新媒体、数字内容、文化装备等一批文化产业领先优势,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打造世界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三是针对新兴领域完善重大项目发掘、筛选、培育机制。进一步支持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工业创意设计等产业持续发展。围绕分享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建立特色项目定期发掘、对接机制,做好跟踪服务,推动一批跨领域融合特色企业、创新项目落地。   

  中关村文化创意产业项目首发平台正是海淀文创协会为落实海淀发展目标的一项具体工作。通过持续不断地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新项目(产品)、新成果首发推广服务,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助力海淀文化创意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