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海淀区典型经验做法

发布时间:2018-12-20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发布,其中海淀区榜上有名。海淀区扎实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典型经验受到通报表扬。

此次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共130项,涉及实地督查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北京海淀区、上海杨浦区、四川成都市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打造“双创”升级版;福建福州市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黑龙江七台河市、安徽淮北市、湖南湘潭市、广西柳州市、宁夏石嘴山市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海淀区以创新引领发展,取得突出的成绩,主要经验做法是:

海淀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所在地,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园区的发源地。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来,海淀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服务促进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

围绕着产业布局和引导,海淀向创新环节的前端和顶端发力,不断优化基础研究布局,涵养高精尖产业发展。

由清华大学、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的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2018年11月7日正式入驻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它的体制与原有的科研机构完全不同,不仅是国内科技领域首个由外资参与设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科研机构,也是首个政府以PPP模式支持的新型研发平台。

2018年10月25日,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正式揭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位于海淀上庄镇北京实创智谷中心,隶属于中关村翠湖科技园。该研究院将致力于打造未来石墨烯产业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石墨烯产业航母。

为解决初创企业融资难题,海淀推出“胚芽企业培育计划”,扶植优质初创企业从“胚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为当好创新合伙人,海淀区出台了“创新发展16条”及77条细则,在全国率先推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弥补科研机构研发成果与市场化产业化之间空白的关键环节。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建设、网络空间安全领域重大研究平台落地、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相继成立、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担任区委区政府科学顾问……在海淀,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拓展基础前沿研究布局的进展频频传来,“高精尖”成为海淀经济动力源。

今年上半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060.8亿元,居北京各区县首位。数据显示,海淀区属地内引领科技创新的信息行业和科研行业占地区经济比重高达一半以上,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依靠科技创新激发活力的顶层设计,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关村创新发展40周年,历经40年创新发展,从观念的变革到体制的变革,从技术体系的引领到商业体系的引领,海淀诞生了中国科技创新史上多个第一。

未来,海淀将立足于“科学+城”的理念,坚持以“挖掘新动力、构建新形态”探索发展新路径,推动海淀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城市,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在海淀形成独特表达,最大程度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