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致敬40年 “根”在中关村 风从“春天”来

发布时间:2018-12-20 来源: 浏览次数:

海纳百川,丈量一种开放胸襟

创新创业,彰显一种发展战略

追求卓越,锚定一种做事标准

敢为人先,张扬一种精神气质

 

(一)

风从春天来

创新催生海淀式裂变

新中国成立后, 一大批著名高等学府和国家级科研机构,集聚中关村。

40年间,海淀探路创新驱动,贡献批量可复制经验。

先行先试,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产业创新。

电子一条街、试验区、示范区、中关村核心区,

每一个时期都是高光时刻,每一个时期都创造奇迹。

中关村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和全球著名的高科技园区。

40年,高水平创新驱动的种子,撒向全国。

中国创新创业,根在中关村,风从春天来。 

破土,从0到1的创新裂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激活了一批有科学家头脑的企业家和有企业家头脑的科学家,创新创业中关村,催生了科技生产力的海淀式裂变,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世界奇迹”。

1980年10月23日,北京市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成立了,陈春先开启了“技术扩散”的中关村模式,畅通了服务链、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

在中关村,百亿规模企业不论是直线冲刺还是弯道超车,其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联想实现100亿元销售额用了15年,百度用了12年,小米用了不到3年。

40年间,海淀三次创业,走在时代发展前沿。科研人员走出大院大所创办科技企业代表的一次创业,提升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的三次创业。

每一次创业都披荆斩棘。

每一道隘口都勇闯难关。

每一次宣示都举世瞩目。

海淀式创新裂变的高能爆表,是党和国家的高位支持,是科学家和企业家执着的家国情怀,是多元创新主体的高水平融合互动,是海淀独特的创新文化支撑。

(二)

聚焦高质量发展

海淀成为中国创新驱动引导力量

每个时代都有产业中心,每次产业革命都是机遇。与时俱进,是技术产业化的灵魂核心,抓住机遇,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窗口。

1984年创立的联想,PC是那个时代的产业中心,联想的“计算机汉化”,让计算机听懂中国话,做强PC国际市场。

中关村企业抓住互联网机遇,快速跻身国际前沿。小米以互联网思维,成就数字时代中国智造英雄。百度做强中文搜索,成功吸引国际精英,成为人工智能全球玩家。

40年弹指一挥间,海淀矢志创新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

电子一条街成为中关村创新创业孵化器,中关村软件园成为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信息服务业成为发展的“压舱石”和“主引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和教育业,四大行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8%,增长贡献率超过80%。2017年,海淀人均GDP达到2.5万美元,高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创业,瞄准前沿,立足自主。

2017年,海淀驻区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约占全国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2件,是全国水平的27.8倍。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计算核心技术领域,海淀取得了重大突破。

聚力打造全球双创活动标志区。2017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1万家。每年都会有新的明星公司,每个月都会有激动人心的新产品,每天都能感受到创新活力。新技术、新制造、新消费、新金融、新资源、新文化,“创新型经济”在海淀吹响集结号。

弄潮儿向涛头立,改革关头勇者胜。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实验区,从实验区到示范区再到核心区,每一次园区名称的更新都是创新驱动的“海淀表达”。

中流击水,奋楫者先。从1990年到2017年,勇立潮头的海淀与现实交汇,经济总量增长523.5倍,年均增速26.1%。

40年科技创新,是海淀改革开放的原点,也是再出发的坐标。

海淀现在是、将来还是,深化改革的“探路者”,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创新企业培育的“策源地”,新兴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扩大开放的“桥头堡”。

勇立潮头

奋楫者先 

百年复兴梦想,四十年“只争朝夕”。

40年来,海淀区从来不局限于自身发展。为释放创新活力奋楫前行,海淀诞生了我国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海淀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里诞生了中国科技创新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

每一个第一,都是海淀的骄傲。

海淀有着太多的第一个。每一个第一的诞生,都记录着海淀政府开拓进取、敢为人先、鼓励首创的创新精神。

中国第一家私营飞机制造企业的注册堪称“石破天惊”大事件。改革开放之初,原永民在中关村经营一家叫“科源”的餐馆,1993年想要进军飞机制造业时却遇到了注册障碍。面对国内从未出现过的私营飞机制造业注册先例,海淀区勇于先行先试,就原永民申请逐级上报请示,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制造实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海淀的创新之举,让科源从餐馆成为国内第一家私营飞机制造企业。

在创新发展历程中,海淀区委区政府既是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探索和推动者,更是全程陪伴的“创新合伙人”。海淀区出台“创新发展16条”,推出概念验证支持计划,当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铺路者”和“推动者”。

不忘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初心,海淀勇立潮头,奋楫争先。

中关村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空间。中关村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精神。因为梦想和科技的力量,中关村成为中国新活力象征,诞生了无数创新产品、创业英雄,以及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

四十年,中关村芳华永蓄。中关村精神正汇入历史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