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文化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才能“见彩虹”

发布时间:2019-05-31 来源: 浏览次数:

刚刚过去的2018年,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经济大环境变化、管理机构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手段变化……广大文化企业以变应变,顺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掌握发展大势不断发展壮大。展望新一年文化产业发展,小艺认为,2019年文化产业的主基调是守正创新,文化企业要不断推出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才能“经风雨,见彩虹”。

    1.政策和市场形成“合力”

    2018年,文化产业监管动作频频:影视业“税收风暴”为高片酬“降温”;游戏版号的审批暂停与“解冻”,让快速发展的游戏业回归理性竞争……政策的“严监管”释放出明确信号,文化产业将从数量扩张转向品质升级。

      一方面,文化产业在‘踩刹车’,加强整个产业的内容导向和行业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也在‘加马力’,激活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

      2.资本和文化良性互动

    长期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不管是银行专营文化产业的业务设置,还是政府投贷奖的金融扶持“组合拳”;不管是风险担保池,还是创新的PPP模式,都是力求为轻资产的文化企业补充金融血液。

      金融知识的丰富、发展经验的积累,让文化企业对资金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理性。综合考虑资本、资源、专业和产业等因素,选择理念相同的伙伴合作共赢。

      3.内容和技术相得益彰

    近日,腾讯文创平台推出“敦煌诗巾”小程序,以敦煌石窟的藻井图案为灵感,并且从敦煌壁画中提取了代表性的三兔共耳、百鸟朝凤、九色鹿等8大主题图案和200多个壁画细节元素,供用户任意组合和设计,DIY自己专属图案的敦煌丝巾。

    与敦煌丝巾一样,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互联网技术结合,既创造了“新产品”和“新物种”,随着新媒体的传播又有了“新话题”和“新消费”。博物馆日“文物戏精”的抖音短视频、央视《国家宝藏》纪录片、直播中的“网红景点”……换个角度看文化,换个屏幕传播文化,点燃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2019年随着5G的试商用,传输成本大大降低,“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形成文化产业的新生态,产生巨大的商机,文化企业要走出“舒适区”,打破“思维定式”,提前布局,打通线上线下,连接技术和内容,融合传统和现代,经风雨、见彩虹,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4.产品和服务推陈出新

      步入2019年,文化产业发展一定要把重点落到产品和服务上,有需求、有消费,有创意、有设计。文化产品和服务要“以人为本”,创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随着收入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百姓对文化消费和创意消费需求进一步强化,市场更在意用户体验;尤其伴随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百姓获得信息和产品的方式更便捷,为了满足对知识的渴求,他们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愿意接受经过专业人士筛选和整合的内容,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