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天津变迁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中国发展网 浏览次数:

协同发展的5年,写满获得感。5年过去,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京津城际月票制,半小时左右通达圈路网初成。

协同发展的5年,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服务者,积极主动谋划,扎实有效推进,5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这是天津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21世纪的“平津战役”。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是思想认识方面的转变,“一盘棋”思想更加坚定。

5年来,三省市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跳出“一城一域”得失来思考发展路径,加强区域统筹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四梁八柱”的规划体系和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印发,土地产业、水利等12个专项规划全部出台,三省市基本建立起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

最大的突破是什么?

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加快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出台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形成,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等建成通车,京津城际实行月票制。打通扩容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对来津北京牌照小型、微型客车限行实行同城化管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运营线路。

最贴心的是什么?

是实施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事项,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让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取消京津冀手机漫游及长途费政策,在京津冀地区推出整建制引进企业职工异地社保“同城化”认定机制,实现京津冀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实现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京津冀296家试点医疗机构对33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互认,155家医疗机构实施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

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天津市协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天津港作为京津冀地区海上门户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开展天津港口岸降费提效优化环境专项行动,推行天津口岸“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辐射功能成效初显,多项创新经验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试验不断深化,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才等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最大的机遇又是什么?

过去5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更多是进行研究谋划,目前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将从引导和倒逼两方面发力,建立疏解内生动力机制,持续推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接下来,天津市将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一重要机遇,加大承接力度。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将来一段时间,天津将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面对利益调整敢于动真碰硬、直面矛盾,把稳方向、全力攻坚,坚定不移推动改革。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奋力开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津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