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连续报道——中关村文化人才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2-19 来源:中关村创意产业网 浏览次数:

12月17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颁奖典礼暨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峰会在北京世纪华天大酒店举行。活动得到中共海淀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以及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政府领导、产业专家、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十大创新人物获得者以及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研讨会现场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在中关村文化人才与产业发展研讨会环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冯云霞、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协会秘书长关长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教授费新碑、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等六位来自不同领域,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及企业界领导围绕“高端人才与新时代新作为、从人才资源优势看中关村文化产业发展前景、新形势下文化科技企业发展路径”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进行了一场高水平研讨。

北京工业大学王国华教授担任研讨会主持

魏鹏举教授说,文化产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产业,文化产业意义上的人才其实是非常宽泛的。但是具体到文化产业朝着高质量发展、面临结构升级的当下,尤其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上对于人才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并结合海淀区的人才资源优势指出海淀在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更有希望成为“高、精、尖”所在。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说,人才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他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阶段人才的不同特点,并表明正是有企业家精神的这样一批人推动和引领了整个时代。他还提到了创意领导力、人力资本等概念。在谈到文化产业领域的人力资本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时,他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即人文,艺术、科技和商业。“艺术跟美有关,人文跟善有关,科技是跟真有关,商业和市场化的机制有关。但从文化产业意义上讲,它们的关系对应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比如说人文是追求美,人文之美,科技向上,艺术求真,商业求得。”向勇表示,文化领域的企业家和经营者们,不管是创新人才还是领军人物,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们在这四个领域的追求,追求超越个人功利,超越世俗,超越短期利益的高远追求,追求高超的审美能力,去发现美,实现美甚至引领美,在此向他们表示致敬。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冯云霞教授从管理学角度指出人才的重要性。她说企业组织有两个使命:即创新和营销。而创新和营销主要靠知识工人,“在创意、链接以及面对不确定性时候的捕捉机遇的能力,其实就是组织非常重要的一个源泉,也是企业进行竞争时候的一个壁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费新碑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即技术规范、标准指导、产业促进。他还表明在这三个领域,其实更多需要依靠第三方组织来推进,如果做得好,将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和君创业咨询集团总裁李肃首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才做了梳理,指出企业要善于挖掘和利用优秀人才包括返聘高端退休人才。其次,他说从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再到数联网时代,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最后,他又谈到创意环境,并用脸书公司的管理模式来作说明,并表明未来区块链技术应用空间广阔。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魏鹏举教授提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其实更需要复合型、跨界型人才,他还用盲人摸象的故事来说明不同知识体系之间其实是相通的,无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企业发展来讲,都不要对知识进行设界。冯云霞教授说智能商业环境的改变导致的经营模式的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方式的变化是颠覆性的,企业作为组织者,重构者,更为关键的是要学会如何去组织、去管理。

通过这样一场高水平研讨,提高了参会企业对文化人才与产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海淀区政府在文化人才引进、管理、培育和服务等方面也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海淀文创协会表示,今后将继续在推动政产学研资源整合方面更好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为促进海淀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