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连续报道—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评选活动
活动现场
12月17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颁奖典礼暨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峰会在北京世纪华天大酒店举行。活动得到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政府领导、产业专家、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十大创新人物获得者以及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英致辞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英做活动致辞。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际贸易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正处于发展动力转换关键时期,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其中要义。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为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大区,海淀汇聚了130多所中小学校、清华北大等近80所高等院校、100多家国家级科研机构、23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5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教育实力为海淀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奠定了海淀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海淀区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北京市“三城一区”战略规划以及中关村科学城功能定位,把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要着力点,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热情和活力,大力培育高精尖产业。在2018年出台“创新发展十六条”基础上,海淀区再次推出一揽子新政,全面升级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生态雨林”。海淀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文化与科技融合,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取得了良好成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未来,海淀区进一步发挥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引擎功能,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优秀文化人才集聚和培养力度,发挥文化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将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加强关键技术研发、产业融合探索、商业模式创新,挖掘新的增长动能,探寻新的发展路径,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城市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怡发言
作为活动承办方,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与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创意产业研究所开展“海淀区文化产业金种子人才输送工程”战略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城市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任陈怡就“海淀区文化产业金种子人才输送工程”介绍了相关情况。她说,“金种子人才输送计划”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目的是为协会几千家企业搭建起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同时也为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青年学子提供成长、发展的职业通道。海淀文创协会正是本着合作互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讲究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我校达成了“金种子人才输送”合作意向,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将通过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建立就业实习实训基地,我们将通过协会为有需求的企业输送学生,学生在大三结束以后就可以进入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实习结束以后双方满意就可以签约留来下。第二,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协会会推荐高级的专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担任学校兼职老师,同时,学校的专业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兼职、挂职锻炼和一些专题的调研。第三,开展人才职业能力培养项目。学校将邀请行业专家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导师,为学生开展讲座、培训、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还有职业发展的指导。第四,合作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结合行业需求,共同开发一些新的专业、专业方向,在相关专业中招收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学生,实施订单班的培养,可以将企业的要求更早地植入到人才培养的前期环节当中。第五,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我们利用学校的办学优势,为协会企业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提升等继续教育的项目,为协会企业的长期人才发展提供支持。第六,合作开发一些科学研究,我们将共同就一些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充分发挥双方产业和研究的优势,为双方长期的发展来服务。第七,深入开展各项交流活动,联系发展各自的优势,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创新机制这些方面要进行深入交流。陈怡表示,该校非常珍惜这次与海淀文创协会的合作,希望在行业、企业的帮助下,培养出一批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金种子”,遍洒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沃土上,让他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创新人物
颁奖环节,首先是为“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创新人物”获得者进行颁奖。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李丹、海淀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英等领导为获奖者进行颁奖。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大海作为创新人物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李大海发表获奖感言
李大海在发言中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海淀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厚爱,在办公用房、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方面都得到非常具体实惠的帮助。作为在中关村这片土地上孵化出来的企业,智者天下(即“知乎”)的一路成长一直是以创新驱动的。创立9年来,知乎开辟了“知识问答”这个领域,深耕“知识服务”这个版块,产品体验持续优化,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员工人数也在成倍增长。从封闭到开放,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也积累了海量的优质数据和内容,提高了人们获取解答的效率,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在成长中,招聘了大量的科创人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当然,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为了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我们在内容安全审核和社区氛围治理方面先后开发了两套算法机器人,通过对这套个机器人的不断升级,对流量作弊和虚假广告的准确识别率达到了99.9%,对谩骂、攻击、阴阳怪气等不良内容识别率达到了95%以上。回顾过往,知乎能够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法宝是创新。放眼未来,知乎想要不断前进、不断攀高,也将继续依靠创新。同样的经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当下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日新月异,创新依然是关键因素。
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
随后是为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获得者进行颁奖,北京钱粮科技有限公司CEO康睿作为领军人物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北京钱粮科技有限公司CEO 康睿发表获奖感言
康睿说,我是一名海归,也是一名创业者。9年以前我还不到30岁,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系统工程博士学位,在美国读博士期间不仅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也学习到了全球最前沿的科技应用。但在回国的2010年,中国的土地上,社会大众对大数据不仅没有像今天一样耳熟能详,甚至对绝大多数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而言,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所以,当我提出,要利用我掌握的利用大数据建模技术在文化、旅游、创意领域进行创业的时候,绝大多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在国外取得了高学历却混不下去的骗子。很无奈,我在我朋友的朋友的女朋友,在北京东四的钱粮胡同所开设的一家咖啡馆里每天和创业小伙伴们探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如何在文创领域有所应用。终于在四个月后的一天,收到了唯一一家向我们伸出橄榄枝的科技园区,也就是中关村软件园打来的电话,同意在留学生创业孵化器为我提供一间办公室,这样,我们终于可以注册公司了。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我也将公司的名字命名为“钱粮科技”。在其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公司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并且已经在中国中高端细分市场拿到了50%的在线份额。本次获奖对我既是动力也是鞭策,自己一定不辱使命,继续发扬中关村人的锐意进取精神,担负起企业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率领团队在推进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再展辉煌。
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张京成主任做年鉴发布
会议现场,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张京成主任为《海淀区文化产业年鉴(2019)》发布做学术性阐释和内容解读。分别从支持和编撰单位、年鉴结构体例、主题架构、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对年鉴进行解读。《海淀区文化产业年鉴(2019)》就2018年度海淀文化产业的热点、关键点、进行了大量的走访调研和梳理工作,对案例、数据进行过滤、筛选和凝练,在对2018年海淀文化产业基本现状、重要数据、趋势特征等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解析海淀文化产业主体特色,展示海淀文化产业勇于对标国际先进,与世界领先企业同台竞技的风貌,客观反映全区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的总体情况。
附
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创新人物获得者名单:
牛 莹 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O
李义刚 北京海淀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李大海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李 湛 北京凡影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
应书岭 北京卓越晨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元庆 爱笔(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
赵天奇 北京聚力维度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赵 勇 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
黄 金 北京中网易企秀科技有限公司CEO
熊 政 北京世界星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360游戏)副总裁
第四届中关村文化产业十大领军人物获得者名单:
纪小恒 北京海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池宇峰 完美世界(北京)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曲伟海 北京新意互动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连 乔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向东 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全洪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北京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金 浩 北京金钟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孔坚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 睿 北京钱粮科技有限公司CEO
童之磊 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