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梅松:进一步激发文化产业创新创造活力有六方面努力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1月4日在2020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以《优化文化经济政策制度设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用大量翔实的数据与政策梳理了北京的“1+N+X”政策治理模式,阐释了北京市是在如何实践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文化经济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进而推动北京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梅松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
梅松在讲解“优化文化经济政策制度设计”时表示,通过10多年的努力北京市形成了1+N+X的文化政策体系,“1”是从北京市委市政府制定和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包括了规划和重要基础;“N”是相关领域、部门、行业制定的实施意见,“X”是指区县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政策,有的是首创,有的是落实市里面的政策。文化产业政策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知识产权,文化产业离开知识产权保护是不行的,所以各级政府都特别重视。
梅松认为,制定政策时,做好顶层设计引导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各地的原创政策。北京市老旧厂房改造的政策就是很好的例子,全市改造270多处老旧厂房,面积210万平方米,老旧厂房融入的文化企业大约8000户,改造后的园区给老百姓提供了社区文化服务的空间,给企业提供了办公楼,提供了文创空间的同时有美术馆、图书馆、影院、剧场、实体书店等等。
梅松在讲解“怎么通过文化经济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时认为,下一步努力方向有六个方面:
第一,推进文化立法,以制度创新激发体制活力。
第二,加强统筹规划、从顶层设计激发顶层的活力,做中长期规划。
第三,创新发展高精尖产业体系,以文化创造激发城市活力。通过调研发现,城市活力,一是来自于重要的企业,二是来自于大型研发,三是来自于90后、00后年轻人。所以围绕中小企业,独角兽企业制定相关政策。
第四,拓展新消费领域,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第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产权提升文化资源的再开发能力。
第六,提高文化科技融合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