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中关村120项战“疫”新技术逐步落地,走向海外助力全球战疫
在车站、地铁、商超、公园、医院、写字楼等市民生活生产的各个场景,中关村的科技战“疫”产品已全面落地,助力防疫抗疫。中关村管委会25日通过线上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2月以来,截至3月25日,中关村管委会为251家企业的371项战“疫”新产品和新服务分三批进行展示推介与供需对接,涵盖体温检测及筛查、防疫机器人、危废处理等多个领域,已有近90家企业的120多项技术产品达成合作意向,已逐步应用或即将落地,并有一批技术产品正走向海外助力全球战疫。
上周六,随着盎然的春意冒芽,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迎来大批踏青赏春的市民,为保障疫情防控,人们排着长队,接受两名安保人员给每一名入园游客测量体温。
格灵深瞳智能测温设备在奥森公园使用,3小时内快速检测了7000名游客体温
24小时内,中关村企业格灵深瞳自主研发的深瞳双光温测智能识别系统,在奥森南园南门、南园西门、北园西门迅速完成部署安装。这套AI测温设备,在2到7米范围就能测出人体温度,测温精度±0.2摄氏度,每分钟可以测量200人以上,并且免摘帽、免摘口罩。第二天周日,虽然来奥森踏青的游客比前一天更多,但是排队数百米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3小时内,该产品就对大约7000名游客进行了快速体温测量,帮助游客们畅快游玩。目前,格灵深瞳该产品已与日本、韩国、波兰等国际客户达成明确意向合作,相关产品也在准备交付中。
百度、旷视科技、格灵深瞳、久译科技等企业研发的新型智能测温设备在机场、车站等大人流场所实现落地应用;东华软件、神州数码等企业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参与应急医院信息系统及安全建设;云知声、龙芯中科等提供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系统和基于国产CPU的医疗自助终端,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便利;京东、美团等研发的机器人、无人车,广泛用于药品、物资的自动配送;中竞集团、华钛高科等企业的消毒消杀产品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一批中关村企业防疫抗疫新技术已陆续落地。
由于全球防控疫情形式紧迫,中关村管委会围绕医疗器械大型诊断设备、呼吸机等四类产品,共梳理18家医疗器械企业,33项产品已获得欧盟CE认证,30项产品已在包括欧、亚、非、拉美等地区的国际市场推广销售,初步统计,国际订单已超过2000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