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重磅!800亿、1000亿……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发布首批大项目!
5月18日上午
2020中关村科学城北区
高能级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新地标
中关村壹号举行
按照高精尖产业与新基建融合发展的思路
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开展
“新经济、新基建,引领智能化”行动
以下是第一批代表性的落地实施项目
培基AI生态雨林
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项目
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中最关键的数据、算法和算力问题,以推动AI生态建设为目标,支持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百度、旷视、寒武纪等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共建集算力、数据、算法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
平台计划投资5亿元,基于公有云模式,汇聚金山云等算力资源,搭载百度飞桨、旷视天元、寒武纪芯片等国产基础软硬件,集成智源研究院算法研究成果及行业数据集等基础资源,为人工智能领域各创新主体提供算力、测试及软硬件适配等服务,同时试点构建数据监管沙盒,为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创新创造条件,还可以有效支撑智慧城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重大应用落地。
(配图)
在这个平台的支撑下,三年内致力于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形成800亿以上规模的人工智能产业。
5G全覆盖、场景跑得快
北区5G网络部署及示范应用项目
目前,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已开通5G基站315座,实现5G网络全覆盖,其中稻香湖基站是北京第一个5G基站。
下一步,海淀区将进一步整合铁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资源,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织密北区5G网络密度,今年计划再投入一亿元,再建设97座基站,为自动驾驶、城市大脑等多个应用场景提供坚实5G网络支持,加快形成5G基础设施与示范项目的融合发展。
同时,通过集聚小米、昂瑞微电子、佰才邦等优势企业,三年内,中关村科学城北区5G核心技术及应用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圆梦无人驾驶
升级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
海淀区将投入3.5亿元,通过“车-路-云-网-图”的整体建设,聚焦实现L4级自动驾驶,更好地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在城市复杂道路场景下的测试及示范,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营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
(配图)
整个示范区现有开放测试道路19.9公里,在市相关部门支持下,近期已新获批40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5月底前第一批52条、244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将对外开放,年底前400公里全部具备开放条件,实现覆盖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域道路开放测试。
同时,海淀区将加快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前沿创新中心建设,支持百度、小马智行、地平线、千方等领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在三年内使北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可上九天揽月
空天产业集群建设
中关村科学城拥有发展空天产业的独特优势和雄厚基础,全国一半以上的航天领域院士及专家,航天科技、科工等国家队领军企业和顶级科研机构扎根中关村。
(配图)
特别是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以航天城为核心,集聚了五院等科研机构和北斗星通、四维图新等导航和位置服务企业,以及银河航天、千乘探索等商业航天创业企业。
下一步,海淀区还将紧抓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在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打造空天产业创新集群, 大力发展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的卫星应用及航天器研制优势产业,三年内形成500亿规模空天产业。
为传统产业赋能“互联智慧 ”
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协同制造服务平台
依托区域重点工业软件和工业互联网企业,联合数码大方、云道制造等工业设计仿真企业和联想、康斯特、天智航等高端制造业企业,投入两亿元打造智能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等三大智能制造典型示范应用。
未来三年预计将帮助平台供应商企业实现10亿元以上智能制造相关软件及服务收入,服务海淀区50家以上示范应用企业,带动企业上百亿产品研发和销售规模,在“头部”领域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在以上五个项目基础上
海淀区还将围绕
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医药健康产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同时推进金融机构数据中心的新生态建设
在赋能新基建、率先推进新基建中
加速高端产业集聚
未来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高精尖产业的布局
将充分体现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的要求
为实现我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优化
贡献“中关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