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教育配套建设按下“加速键”
高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配套商业、文化产业,正在让海淀北部加速成为更加完善、全面发展的高新技术宜居区。近日,中关村科学城北区25个教育配套项目集中开建,按下海淀北部教育配套建设的“加速键”,项目建成后将引名校办学,跨越式提升海淀北部教育水平,进一步均衡海淀教育资源。
8月28日,记者来到此次集中开建的教育配套项目之一,刚刚奠基开工的中关村三小科技园校区,从项目规划、建设工期、办学教学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海淀将如何打造北部教育的“金名片”。海淀融媒发布厅通过直播的形式在线解读项目规划,回答周边居民关心的各类问题。
此次集中开建的25个项目包括1所国际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和18个幼儿园,其中17个项目将于年底建成交付,其余项目将于2022年全部建成交付,全部建成后,可提供约8000个学前教育以及1.4万个中小学学位。
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一路向北”
“中关村三小科技园校区将延续大家熟知的‘魔法学校’基因,采用跨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的班组群学习模式,除了保留本部的特色课程与成熟模式外,也将进一步结合北部特点探索新方法、新理念。”中关村三小科技园校区执行校长王东娣告诉记者。
在方案编制阶段,各办学主体也进行了深度参与,与设计团队密切沟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办学主体对于硬件设施的要求,使各项目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最大限度发挥优质教学资源优势,打造海淀教育金名片。“大家都知道中关村三小的教学楼一直很有特色,这次科技园校区我们也采用了砖红色屋顶的汉唐风格建筑,与故宫北院区形成一个呼应,在规划设计阶段老师们都已经非常期待了,希望能够快速建成投入教学使用。”王东娣说。
除了中关村三小,在教育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海淀区教委也积极协调学校资源,实现了多所市、区重点学校“北上”办学,全力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位于翠湖科技园内,占地145亩的翠湖国际学校,将由清华附中承办,目前已经建成,可提供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国际教育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教育。位于杨家庄地区的杨家庄小学将由和平小学承办。
据海淀区北部办主任高志庆介绍,近年来,随着翠湖科技园、永丰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等北区园区组团的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人才扎根科学城北区。学位紧、入学难,成为了地区群众的“心头病”。2018年,科学城北区集中启动了大牛坊、六里屯、太舟坞、前沙涧、北安河等居住组团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统筹调度下,各部门联合作战、紧密衔接、倒排工期、职责到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高效工作机制,为25个项目的快速精准落地保驾护航。
更多创新的学前教育空间
科学城北区除了在规划落实上快马加鞭,在设计理念中也对标国际,以成立海淀北部教育工程大师设计工作营的大动作,邀请到包括朱小地、张永和在内的多位建筑大师,对2020年开工建设的教育配套项目进行方案设计。
“前沙涧幼儿园这个项目,建筑主体整体采用了柠檬花形的外形设计,从顶部看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是希望在周围都是同质化居住区的情况下,通过更加贴近童年的建筑空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前沙涧S2幼儿园项目的设计师董灏在建筑设计示意图前给记者介绍说。回迁房留给教育配套设施的用地通常比较局促,如何在有限的用地条件和局促的建筑空间之间寻找出路,打造适合孩子们成长的空间,成为亟需大师们破解的难题,也激发了设计师们的无限潜力。
“我们一直认为空间设计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模式,因此我们希望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更多充足的日照、活动空间,并且通过与更多色彩、几何图案相融合,点亮孩子们的童年。”上庄安置房A地块幼儿园设计师城野说。
直播中,项目何时落地,什么时候开始招生都是网友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施工总包方,我们将克服困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按期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中国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据了解,除了25个教育配套项目将在2022全部建成交付外,科学城北区还在同步加快推进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让科技人才在科学城北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