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新业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海淀新技术为互联网教育赋能
疫情期间“海淀·空中课堂”课程资源被全国200多所学校引进使用;海淀成立了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筹建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为互联网教育赋能;截至目前,全区注册的教育科技企业总数近万家,占全市的34%……
今年上半年,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970.5亿元,同比增长2.6%,占北京市的24.5%,继续保持规模总量和对全市增长贡献“双第一”地位;信息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经济“稳定器”作用,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储备新动能。
200余所学校引进海淀资源
“数学我喜欢听人大附中梁丽萍老师的课”“我最爱上一零一中学孔繁华老师的英语课”“听清华附中的关劲松老师讲历史是我以前不敢想的事儿”……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市中小学经历了延期开学复课、再次居家学习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海淀·空中课堂”5468个免费学习资源也让全国的学生在家听京城名师的课成为可能。
据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介绍,海淀100余位教研员、1000余位骨干教师大兵团作战,共研发了5468个“海淀·空中课堂”资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各学段各学科,几乎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所有教研员都参与到了线上学习资源的研发工作。
“作为优质教育区,除我区所有中小学开启全员全学科线上教学活动外,“海淀·空中课堂”资源被怀柔区、延庆区,河北赤城和易县、内蒙古科右前旗和敖汉旗、云南怒江州、四川省凉山州、湖北省等全国200多所学校引进使用,这是海淀区在疫情期间的特殊贡献。”罗滨说。
开创互联网教育全新模式
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海淀区智慧教育云、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海淀区云课堂直播平台、海淀区视讯会议系统、中小学考务巡查系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居家学习期间的空中课堂、线上教育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彰显了互联网教育的时代特征,成为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大型试验场,促进了线上与线下教育的融合发展,创立互联网教育的海淀新模式。
7月14日,海淀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正式成立。据区教委介绍,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实际上就是搭建了一个“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整合区域内各种互联网教育资源、形成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探索教育治理新生态,促进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院将着力加强互联网教育创新研究,结合海淀区互联网产业和教育优势,不断扩展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深度,关注新技术发展,并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教育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有力支撑区域互联网教育创新任务的全面实施。研究院还将聚焦5G、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教育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
教育科技企业发展增速
“如果学生遇到了不会的题目,打开手机App给习题拍个照,这款错题打印机就能将题目及知识点解析一起打印出来。”作业帮公共事务部副总裁高烁向大家介绍说,它能帮学生第一时间“辅导”作业,
目前,作业帮已经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K12在线教育平台。公司旗下产品累计激活用户超8亿,月活用户超1.7亿,日活用户超5000万,占据在线教育流量侧绝对优势。“从数据地图上可看出,‘作业帮’用户像毛细血管网络一样深入到各省份、乡村,目前从技术上可支持30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课程不卡顿。”作业帮只是目前海淀区注册的教育科技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全区注册的教育科技企业总数近万家,占全市的34%,业务范围涵盖早教、K12、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近两年收入增速超过40%。从整个线上消费看,1-5月,全区运营电子商务平台的规模以上法人单位实现收入2099.6亿元,同比增长34.3%。
副区长林剑华表示,信息服务、科研、金融三大产业合计约占海淀全区经济总量的六成,在疫情期间发挥了经济“稳定器”作用。互联网办公、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在线直播、物联网监测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储备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