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发展动态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中关村科学城经济运行持续向好。1-7月,中关村科学城规上企业实现总收入14221.52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较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对中关村整体经济增速贡献率达48.9%,位列“一区十六园”首位;实现利润601.71亿元,同比下降12.1%,但降幅较上月收窄11.1个百分点;实现出口653.33亿美元,同比增长58.3%,占中关村出口总额的46.1%,占比连续六个月保持在40%以上,高于上年同期10.6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规上企业总收入、利润、出口总额将继续保持回暖向上态势。
中关村科学城扎实推动企业稳产增效。1-7月,规上企业实现总收入14221.52亿元,同比增长10.0%。预计三季度规上企业总收入增速将保持高增长态势,总收入将触及18729.20亿元至19229.55亿元区间,同比增速将在9%至12%之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等主要指标预计可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中关村科学城积极助推全市创新发展布局优化调整。联合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成果转化先导基地,与城市副中心、怀柔区、延庆区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研究企业实现跨区迁移、税收分享等相关政策,推动创新和产业要素资源在其他分园转移承接。1-7月,中关村科学城共有232家企业迁往京内15个区,涵盖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医药健康等高精尖领域。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探索跨区域布局新路径新机制,与兄弟区携手开创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中关村科学城构建企业活跃度指数模型,预测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研究发现,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与企业活跃度具有较强相关性。基于此,中关村科学城与第三方研究机构共同构建了海淀区企业活跃度指数模型。通过新注册企业数量、科技型企业对外投资次数等二十多个先行指标,拟合区域宏观经济走势,预测未来2-3个月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自去年二季度开展测试,取得预期效果,能较好反映海淀区经济形势。
中关村科学城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1-7月,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量占比和规上企业总收入占比均超五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居次席。人工智能产业表现抢眼,总收入、利润总额、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62.8%、64.8%、47.8%。智能装备、医药健康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76.2%、757.9%。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等四个领域产业规模均超千亿,利润总额均超百亿。其他产业均有较好表现。
中关村科学城高精尖领域企业对京外投资持续发力。1-7月,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为对京外投资主力,主要投向粤港澳大湾区、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西部大开发区等重大战略发展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投资次数占比分别为48.6%和12.4%,投资金额占比分别为27.4%和13.4%。科技服务领域投资金额占比最高,接近50%,中国铁建贡献了该领域53.5%的投资额。随着新基建投资加速升温,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30余家企业纷纷设立子公司,拓展芯片、AI等业务。疫情促进了医药健康领域的发展,多家互联网医疗服务企业加大在线问诊、新一代医疗行业应用软件的投入,百度将健康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子公司专注大健康业务。
中关村科学城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为对外投资主力。1-7月,营收10亿元以上的64家企业发生对外投资行为,投资次数119次、投资金额268.54亿元,分别占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对外投资总次数和总金额的12.1%和57.7%。主要投向京内15个区以及广东、天津、重庆等24个省市。百度、联想、普天、小米等知名科技企业对外投资新设子公司,主要用于互联网技术开发、咨询管理等服务。
中关村科学城重点企业新业务布局活跃。字节跳动收购“你拍一”,与已有的瓜瓜龙英语、GoGoKid等四款启蒙和素质教育产品,共同打造一张几近完整的教育产业拼图。美团与邮储银行、葛兰素史克等开展合作,积极探索医药、金融等领域的商业新模式。小米加速推进芯片与智能制造领域布局,智能工厂已正式落成投产。百度发布超级链开放网络(XuperOS)白皮书,旨在构建开放共赢的区块链网络生态,提供与司法、金融、广告营销等行业的对接能力。
中关村科学城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企业外溢行为预测。基于对企业成长和历史行为的分析,把握企业发展动向和业务布局调整趋势,总结其行为特征,提炼关键信息和指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走出去”概率较高的企业名单。经模型初步测算,筛选出一批对外投资指数较高的企业,为凸显海淀区创新高地、加强区域合作、促进科技资源流动提供多维信息支撑。
中关村科学城建立数据挖掘模型持续关注新兴潜力企业。深入研究企业的特征、资本、人才、技术四类指标数据,开展量化分析,结合大数据技术、利用聚类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筛选出一批尚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潜力企业。这些企业高管有创业经历,所处行业符合国家政策,拥有先进专利技术,发展较为迅速,未来可能成长为海淀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值得长期关注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