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2020年海淀区推进“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签约揭牌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29 来源:北京海淀 浏览次数:

12月28日,2020年海淀区推进“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签约揭牌活动举行,海淀“两区”建设和创新发展再次迎来了一批重量级的“创新合伙人”。区委书记于军强调,要贯彻落实好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调研海淀“两区”建设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确保“两区”建设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奋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要发挥北京自贸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加快形成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相适应的系列制度安排,将“两区”建设作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创新能级、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助力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抓,全力以赴在“两区”建设中走在前、当标杆、做示范。区委副书记、代区长王合生主持,区委副书记张强出席。

 

于军指出,“两区”建设是中央、市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海淀的更大责任,也是推动海淀新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要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和服务优势,高水平高质量抓好“两区”建设,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困局上率先探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积极作为,在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上当好先锋,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好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对外开放的“海淀样板”。要突出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开放等特色,抓紧谋划和建设一批产业基础设施和重大平台项目。要加强人才政策创新,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干部国际视野、开拓精神、服务意识,为“两区”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要强化制度创新,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建好“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聚焦国家级金科新区,建好全球创业投资中心,扩大“沙箱监管”创新试点范围,打造数字货币试验区。

于军强调,要突出海淀特色,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优势,持续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改革,进一步擦亮“海淀创造”和“海淀服务”品牌。要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制度创新的新高地,形成政策系统集成效应。要紧紧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要领域,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优势能力。特别要在科技治理体制改革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实践。要坚持国际视野,统筹运用各方资源,不断增强沟通对接能力,提高吸引外资工作成效,挖掘与不同国家企业合作潜力,为“两区”建设增添新的动能。希望全球的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和企业家与我们一起,共同担当好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领头羊的责任使命,力争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坚力量和引领世界创新的新引擎,以更大的担当有效支撑科技北京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海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服务力度,吸引了融通科学研究院、奇绩创坛、红杉中国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奇岱松等单位现场签约。在海淀区成长起来的爱奇艺、九号机器人等公司,为不断发展壮大,也明确在海淀建设企业总部或研发中心。

同时,为满足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依托,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由海淀区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和院校联合打造的中关村人工智能学院揭牌。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在海淀区设立北京自贸试验区分行,旨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统筹相关业务资源,推动“两区”建设。

现场还为2020年海英人才代表颁发证书。

目前,海淀区关于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40多个重点项目落地或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智航样机制造平台已突破中试阶段,选址金隅智造工场;环保园智能网联建设完成,网联车辆测试常态化;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正与北大、清华等6家单位合作,开展新冠病毒、结核病等疾病的研究和试验筛选工作;科兴生物新冠疫苗已形成年产3亿剂以上产能,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据了解,海淀已经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和海淀特点,专门制定了“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将按照“4+3+5”的任务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推进相关工作。其中,“4”是指加快推进四项重点制度创新政策落地,包括建设国际信息产业和数字贸易港、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3”是指重点推进信息业、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三大重点产业发展,将通过“制度创新+重点平台项目”提升产业开放生态。“5”是指五大科技片区。包括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中关村软件园、东升科技园、中关村西区、清华科技园等重点片区。

下一步,海淀区将更加主动担责、真抓实干,全力完成好各项试点任务,力争为全国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科技创新片区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有机互动的对外开放体系,率先建成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国际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

区领导吴计亮、梁爽、林剑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