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揭牌

发布时间:2021-02-08 来源:北京海淀 浏览次数:

2月7日,区委书记于军,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合生共同为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揭牌,标志着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IOCC)系统正式上线启动。于军强调,海淀承担着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要职责使命,要坚定不移推动城市大脑在改革创新领域先行先试,进一步升级完善“大城管”工作体系,全力为城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智慧化赋能助力,擦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名片,不断开创海淀区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发展的新局面。

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历时一年时间高质量建成,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海淀表达”的“新基建”,在空间构造上以简洁、环保、人文、智慧为设计思路,形成了多功能指挥大厅、视频会议室、会商室、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技术保障区五个空间的一体化科学布局,成为海淀城市大脑智慧中枢、重大活动保障及城市治理综合指挥调度核心以及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成果会客厅。同时,IOCC作为海淀城市大脑的具象化体现,对整个城市大脑的建设发展将起到关键的“聚合与牵引”作用,是了解全区情况和一线状况的驾驶舱,是支撑全区业务工作、调度各类资源的智慧中枢,是统领和牵引城市治理各领域共建,服务各项业务、实现手段提升的总集成,是激发社会共治,引领政府侧与企业侧、公众侧协同配合,搭建“创新合伙人”关系的总平台,是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共享,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智慧助手,将全力以赴做到“管得好大事”,“盯得住小事”,“理得清难事”,推动治理体系重构,推进治理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大脑对城市治理的智慧赋能。

于军对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正式启动表示祝贺,对区城管指挥中心、城市大脑专班成员单位、城市大脑平台公司及相关企业的合力创新、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海淀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关键之年。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要在海淀区域功能定位的大格局中深化思想认识,抓好智能运营指挥的服务保障功能,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方法,优化城市运行模式,推动海淀社会治理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要把IOCC放到海淀区城市治理大场景中深度应用,让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变得更畅通,在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上下足功夫。要承担好“试验田”“排头兵”的重任,积极推动先行先试改革,为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能,为海淀始终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头作出更大贡献。

区领导吴计亮、梁爽、沙海江参加揭牌活动。

IOCC的建成启用,凝聚了海淀区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标志着海淀城市治理迈上新台阶。

据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IOCC的功能模式主要分为融合指挥和智能运营两大模式,具备灵活的信息交互展示,全量的数据资源调度,智能的分析研判学习三大能力。

融合指挥模式

以前受场地、技术等条件制约,城市管理者在指挥调度时有三大痛点。一是“见得着人见不着事”,能面对面通话,却不能同步看到问题现场;二是“听得着事看不着数”,能听到事情的汇报,却不能同步看到更详尽的数据信息,或者为了看数据需要一个一个系统去看去找;三是“用得到数汇不成‘智’”,通过指挥调度形成的方法和经验都存在了人的脑子里,系统只会执行,因人而异、重复劳动等情况难以避免。

现在,IOCC在融合指挥方面创新性集成了两大能力。一是灵活的信息交互展示能力。通过全视角、全要素的功能支撑,创造一块海淀的“智慧屏”,可将多渠道接入的数据进行灵活展示,以全域视角一屏尽览海淀全局。二是全量的数据资源调度能力。通过全链条的功能支撑,建造海淀的“数据港”,目前已接入6000万条数据,已共享给委办局30万条数据。

智能运营模式

从“人拉肩扛人海战”的1.0阶段,到“系统辅助人干事”的2.0阶段,再到“系统学会干人事”的3.0阶段,未来海淀将向“系统干事人想事”的4.0阶段奋力迈进。

随着产业经济、城市能源、公共卫生、人口治理等综合场景的不断丰富;随着城市大脑基础设施及核心能力的不断完善提升;随着与网络安全应急指挥、市域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度融合,未来,IOCC会更加智能、更加强大、更加安全,最终形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海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