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我在海淀过大年】海淀首届网络春晚“喜提”热搜牛气冲天
▲传统新潮的舞狮陪您欢喜过大年
▲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热情地为市民和网友送祝福
▲父子视频连线“云”团圆
▼五百架无人机送祝福 部分照片徐鑫摄
▲海淀首届网络春晚直播现场
▼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聂一菁深情朗诵了一封让人动容的家书
▲海淀首届网络春晚的信息被大量转发
过了“破五”,年就快过完了,但海淀首届网络春晚的热度不减,话题不断,“海淀科技真牛”“一封家书让我泪目了”“我今年和家人云拜年”……不仅在直播当天,网友热烈打卡互动留言,登上了微博热搜和快手热榜,而且节目之后,世界冠军李小双、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等祝福短视频还一度被网友截屏,制作成拜年热图,在朋友圈火了一把。
海淀首届网络春晚的魅力何在?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主任佟志伟给同志们的拜年短信中道出了玄机:“我看到了为‘大家’打拼的你们,在追梦路上努力奔跑。温暖和希冀背后,我看到了一个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团队。海淀融媒是我们的梦想之地,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值得我们脚步不停,值得我们奋力坚持。”正是这份坚持,让海淀融媒在并不宽阔的第三演播室里第一次圆了“春晚”梦;正是这份坚持,让海淀首届网络春晚克服重重困难,以百分百的诚意呈现在观众面前;正是这份坚持,让海淀首届网络春晚收获了满满的赞。
时光回到2月10日大年二十九下午,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举办了“共筑家国梦,共拼幸福年”海淀首届网络春晚。在3个多小时的直播中,非遗节目云拜年、北斗卫星隔空拜年、文化活动互动拜年,各类精彩节目联袂登台,更有逆行英雄、央视主播、著名艺术家“隔屏”拜年送祝福,吸引超1800万网友在线打卡观看,话题“我在海淀过大年”更是“喜提”微博实时要闻榜、快手实时热榜双热搜,形成一股直播过大年,云端拜大年的热潮,也让更多暖心海淀故事被人熟知。
云过年
科技海淀最“吸睛”
网络春晚开始前夕,世界冠军李小双,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刚强、主持人撒贝宁,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歌唱艺术家腾格尔,演员常远、林妙可、尤浩然等社会各界关心海淀的人士纷纷发来祝福。尤其是冯巩老师那句“海淀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不仅倍感亲切,更瞬间点燃了春晚的气氛。
据了解,为了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营造喜庆祥和的过年氛围,展示海淀区的特色文化,丰富市民的节日生活,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了“我在海淀过大年”新春系列活动,海淀区首届网络春晚是其中一项。网络春晚不仅预热够分量,晚会当天还通过“北京海淀”央视频、今日头条官方账号、百度官方账号,“海淀融媒”“海淀第一手”快手官方账号,“海淀新闻”微博一直播官方账号,“海淀抖一抖”“海淀融媒”抖音官方账号全平台进行同步直播,配合多场景互动转换,充分展现海淀科技特色,近3个半小时的直播中,海淀区政府网、央视频、新华社现场云、快手、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百度、腾讯、网易等平台累计观看量突破1800万。
“海淀首届网络春晚紧扣城市精神,立足海淀实际,呼应市民情感,在经历了极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我们也是为牛年春节广大市民朋友们的主动就地过年点赞。”海淀网络春晚策划、海淀区融媒体中心的白冬洁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在晚会直播过程中,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法语频道的主持人全程跟踪直播过程,并通过facebook平台账号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直播,与演员、主持人及晚会主创人员面对面交流,将海淀的祝福带给了全球华人。晚会结束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分别从节目、氛围、科技等多个角度对晚会进行了全面报道,让最“吸睛”的海淀网络春晚热度不减。
云汇聚
精彩节目直冲热榜
说起海淀,“科技”一定是最具代表性的词汇,晚会上3000万米高空上的北斗通信卫星给主持人发来了拜年短信。“终端283738致您短信,通过北斗卫星发来祝福:祝海淀融媒网友新春快乐,海淀越来越好!”如此有“高度”的拜年内容,让网友们在互动留言中直竖大拇指。此外,500架无人机带来的灯光编队秀更是点燃了一众网友的朋友圈。
春联、福字、舞龙、舞狮、皮影、花灯……年俗非遗千百年来营造着中华民族浓厚的“年文化”氛围,也是年味儿“仪式感”的最好体现。据统计,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就有200多项,海淀春晚也少不了非遗展示展演的舞台,舞狮一上台,喜庆、热闹的过年氛围就呼之欲出。皮影《牛年闹新春》热热闹闹一登台,活灵活现的老手艺,让直播间里充满民俗味儿,也让更多观众感受传统文化的喜庆氛围。
国家京剧院、中央歌剧院、北京交响乐团、北方昆曲剧院除了带来经典曲目、剧目供网友“文艺”过节。来自剧团的艺术家们走进直播间,在谈到艺术创作与作品赏析时,还即兴亮嗓,一开口就引得网友互动刷屏“唱的太好了!”“好听!”,让观众在欣赏高雅艺术同时,更加理解作品内容,让艺术在传播中更“接地气儿”。
除了精彩节目,海淀人也在晚会上纷纷“出镜”,各委办局、街镇、科技企业代表、对口支援扶贫干部登台发祝福,与百姓共团圆,在《天耀中华》《我的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的熟悉旋律中,让这个不一样的云团圆更加有家国情怀。
云团聚
海淀故事温暖万家
晚会不为煽情,但真实的故事总能引人落泪。西北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曹旭锋的妻子、海淀区集中隔离点应急保障专班张子壮的父亲,通过视频连线与不能回家过年的丈夫、儿子云端相聚。视频通话这样平凡的一幕让现场工作人员都湿了眼眶,张子壮和父亲在电话两端都落下眼泪。
“爸爸,儿子不能和您一起过年了,您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妈。”
“家里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最大努力照顾好自己和你妈,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任务,加油,保重自己。”张子壮的父亲像千万个担心孩子的父亲一样,少言却努力表达着爱意,95后逆行者张子壮像无数个不能回家过年的孩子一样,心中满是对亲人的牵挂。这段对话,展现着今年春节每个或坚守岗位或就地过年的家庭最温暖的亲情。
家书,一张薄薄的信纸,承载了太多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聂一菁在晚会上读了一封家书,作者韩爱存来自马连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春节期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坚守工作岗位,不能回家陪年迈父母过年,一份唠叨家长里短的家书,是孩子与父母之间表达爱的纽带,提醒每位不能回家的孩子们,情感需要表达,疫情后要常回家看看。
一台网络春晚,凝聚海淀精神,汇聚海淀特色,讲述海淀故事,这个特殊的中国年,用特别的方式,祝福海淀网友新年红火,牛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