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海淀“两区”建设13个重点项目签约 加码布局中关村科学城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海淀网 浏览次数:

为加紧推动各项任务实施和政策落地,确保“两区”建设出实效、树标杆,3月2日,2021年海淀区推进“两区”建设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小米、字节跳动、国铁工贸、深信服、拟未等13个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小米、字节跳动等企业加大在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业务布局,进一步强化在北京主体地位。海淀区“创新合伙人”再次扩容,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为海淀“两区”建设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动区域创新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海淀区委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书记于军出席并讲话,区委副书记、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强主持仪式。

区委常委、副区长、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梁爽代表海淀区政府、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与多家重磅企业签约。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东、国铁国际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翔,拟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涛等签约企业负责人出席仪式。

据了解,此次签约的13家企业,既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小米集团、世界知名独角兽企业——北京字节跳动、中央骨干企业——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还包括重要金融机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行、大连银行北京分行,以及央企新基建代表——国铁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国综航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核力同创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前沿科技代表性企业——拟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克诺尔轨道系统(中国),同时还有国内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代表——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鑫纳鑫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未来,海淀区将与新签约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围绕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建设等方面提供产业空间支持,同时在产业资金、人才、居住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其中小米集团将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高端智能制造领域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海淀区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和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北京字节跳动将利用多项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在海淀区布局多项核心业务,此外还将加大在教育、医疗、直播电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投入;深信服将在海淀区建设北京总部和研发中心,进一步推动海淀区在网络安全、云服务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人才培养与产业集聚。

据介绍,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中的海淀组团共21.59平方公里,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覆盖海淀全域。同时,海淀区还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三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成为海淀区的新增长极。海淀区积极把“三区”建设全面纳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通盘考量、打捆利用、整体推进,最大限度形成政策集成效应,发挥“1+1+1>3”的效果。

今年初,海淀区正式印发了《海淀区“两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政策、空间、项目”清单管理,高标准推进政策项目落地见效。在政策清单方面,目前已汇总了区级层面有效政策共计32项,涉及产业资金、人才、居住、教育、科技服务、政府放管服等六方面。空间资源上,梳理了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目前产业规划用地总建筑规模150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和在施项目总建筑规模155万平方米,2025年前预计可供应产业空间总建筑规模561万平方米,2025年之后预计可供应产业空间总建筑规模294万平方米。项目清单方面,已梳理世界500强、独角兽、隐形冠军等各类目标企业600家,重点关注70家世界500强或独角兽企业以及60家GaWC企业。目前全区列入“两区”重点储备项目200余个。

目前,海淀“两区”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今年1月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新增工商注册企业数180家,其中新增内资企业177家,外资企业3家。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近20亿元,合同外资金额4035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06.59万美元;“两区”建设方案中的84项任务, 已有“海英计划(升级版)”、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离岸创新中心建设、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等12项任务落地;同时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人才E+”工作站也于近期在中关村壹号正式揭牌成立。

于军强调,全区上下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肩负起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责任使命,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推动“两区”建设出实效树标杆,奋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始终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最前头、走在先行先试最前头、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头。

于军强调,要贯彻落实好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调研海淀“两区”建设时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当好改革创新“试验田”和“探路者”,大力弘扬中关村精神,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改革,形成更加强大的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创新雨林”生态体系,构建更加紧密稳定高效的“创新合伙人”机制,在寻求突破上下足功夫,推动“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首都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中作出海淀贡献、形成海淀表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海淀区要更加主动担责、真抓实干,深化落实“两新两高”战略,全力完成好各项试点任务,力争为全国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科技创新片区与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有机互动的对外开放体系,努力建设贸易投资便利、营商环境优异、创新生态一流、高端产业集聚、国际交往活跃、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持续不断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