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枭龙:服务“两会”报道的中关村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1-03-11 来源:中关村管委会 浏览次数:

关注媒体智能化

关注“两会”周边的科技看点!

继5G沉浸式“异地同屏”技术之后

小编又发现了一项

应用于采编领域的“黑科技”

它有怎样的强大功能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新闻现场,有位“特殊”的记者,成为了大家的焦点。这名北京日报记者没有配备摄像机,而是仅凭一副眼镜,完成了现场采集工作。原来,她戴的是一副“AR 眼镜”,所见即所得,第一时间将现场实时视频回传到直播间后台。央视记者也切身体验了一把,并将用后感受分享给大家。

今年1月北京“两会”期间,这款“AR眼镜”就引来了很多关注,参会代表委员争相试戴,不少代表通过这种全新的拍摄体验,当了回临时记者,将现场活动的画面拍摄了下来。

软硬配合,发挥小身材的大能量

“两会”期间,北京日报记者戴的“AR眼镜”,是中关村示范区企业枭龙科技与北京日报联合研发的XLOONG X300 AR智能眼镜。这款“AR眼镜”搭载了Intel® Movidius™ Myriad™ 2 AI处理器,采用非球面棱镜+高亮Micro OLED光学显示方案,支持全高清(1080P@30FPS)视频录制,满足用户对于画质的色彩、细节需求。采用0°至40°摄像头旋转模块、机尾辅助散热设计,在保证精准视角摄录的同时,让用户没有佩戴负担。考虑到本身就戴眼镜人群的需求,磁吸式镜片的设计让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换不同度数的镜片,在强光环境下,还可更换成墨镜片。

▲XLOONG X300 AR智能眼镜

你能想到吗?这款“考虑周全”的AR眼镜镜身重量仅39克,还不到智能手机重量的1/4。

在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专属软件APP上,还提供录像/拍照、直播、视频通话(实时音视频连线)、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转文字等功能,并能应对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实时全流程录制与抓拍、远程指挥、日常采访摄录、重要人员自动识别等,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高度配合,为媒体工作者提供了采编“神器”。

这款“AR眼镜”改变了记者传统的采编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融媒体的智能发展加足马力。

▲X300 Manager软件APP

枭龙科技联合北京日报推出的这款“AR 眼镜”,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和记者一同参加多种大型会议现场采集工作。经过反复的测试和性能优化,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在去年8月完成量产,上市发售。

目光所“记”,重新定义工作方式

XLOONG X300 以第一人称视角为中心,无需双手操作即可完成摄录,客观记录使用者的直观感受。基于这样的优势,“AR 眼镜”开始突破媒体采编领域的边界,跨入更多的应用领域,在工业、安防、仓储物流等领域有着不凡的表现。

▲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直播

在工业巡检维修过程中,工程师可通过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对维修过程全程录制,并提供远程支援,协助排故等支持,既可减少维修差错,又能节省人员出差成本,更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在安防领域,通过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的快速智能识别和信息近眼显示功能,一线人员可以快速、高效地发现与识别潜在威胁,以第一人称视角实时记录突发事件过程,与指挥中心实时视频连线,建立起高效的指挥调度系统,及时控制突发事件态势、降低人员与财产损失,提升安防管理效率。

在仓储物流方面,工作人员通过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的视觉拣货系统,实现物体识别、条形码读取以及与仓库管理系统(WMS)无缝整合,提高分拣效率。若遇到设备异常故障,工作人员也可通过AR设备及时呼叫远程专家支援,快速解决现场问题。

XLOONG X300 AR 智能眼镜

改变的不只是工作方式

也改变了

感知这个世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