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18家境外媒体齐聚海淀 聚焦“两区”建设
美联社、彭博社、欧洲新闻图片社、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读卖新闻……齐聚海淀,聚焦这件大事儿。
4月26日,美联社、彭博社、欧洲新闻图片社、新加坡海峡时报、日本读卖新闻等18家境外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共计40余名记者受邀来到中关村壹号,采访拍摄北京“两区”建设的制度创新、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场景应用等内容。
此次“北京市推进‘两区’建设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外媒集体采访,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外交部新闻司、北京市“两区”办、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文化部、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两区”办共同组织。

在中关村壹号园区广场,园区管理运营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中关村壹号园区总体概况,据介绍,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海淀区不断探索“重点园区+主导产业+项目带动”开放新模式,多点发力齐向推动“云团式”产业链集群开放,中关村壹号作为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内的重点园区已聚集硬科技企业100多家,2020年园区总产值200多亿元。
随后外媒记者来到园区标志性建筑A1楼,在A1楼顶层企业家俱乐部俯瞰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优美的环境和整齐的道路规划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A1楼,海淀区商务局副局长、“两区”办专职副主任黑煜介绍了海淀区“两区”建设情况及相关政策措施。
“‘两区’建设启动以来,海淀区进一步加强“政策、空间、项目”清单管理,高标准推进政策项目落地见效。目前已汇总了区级层面有效政策共计33项,涉及产业资金、人才、居住、教育、科技服务、政府放管服等六方面。已有深入实施“海英计划(升级版)”、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建设离岸创新中心、落实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等22项任务落地。同时自贸区科技创新片区“人才E+”工作站也已在中关村壹号正式启用,打通了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人才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随后,外媒记者来到园区企业佰才邦、声智科技、拉卡拉支付,探寻园区活力的源泉。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 5G 创新技术方案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积极引入的合伙伙伴。

是什么吸引了外媒记者竞相拍摄?一个会跳舞、会健身的机器人吸引了媒体们的注意。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可以打招呼、说再见、行走、转身、健身、表演武术、表演舞蹈等。公司以远场声光融合和语言理解翻译技术为核心,用声智壹元基础开发框架(SoundAI Azero)构建智慧数字世界,实现“让机器更智能”的使命。

拉卡拉支付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公司,致力于整合信息科技,服务线下实体,从支付切入,全维度为中小微商户的经营赋能。这些硬核科技企业是中关村壹号的缩影,也是“两区”建设带动下,重点区域开放、创新政策集成,海淀等各组团园区和企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两区”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北京开放发展最重要的抓手,也是北京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五子联动”中的关键一“子”。“两区”建设是中央、市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海淀的更大责任,也是推动海淀新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海淀区将积极发挥北京自贸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政策叠加的独特优势,加快形成与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相适应的系列制度安排,将“两区”建设作为推动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创新能级、深化科技开放合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助力企业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抓,全力以赴在“两区”建设中走在前、当标杆、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