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骄傲!庆祝建党百年,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合伙人”为盛典提供硬核科技支撑!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成功举办,举国欢腾、人心振奋。
7月1日晚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正式播出,高潮迭起、壮阔震撼。
疫情防控、气象监测、舞台仿真、巨型屏幕......在这两场盛大的庆典当中,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合伙人们充分发挥科技先锋作用,在台前幕后贡献了中关村科学城力量。
★纳通医疗集团★
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开始前,7万余名参会人员佩戴着为庆祝活动特别制作的口罩,有序步入天安门广场。承担此次口罩生产任务的,就是来自中关村科学城的企业——纳通科技集团。
据纳通防疫物资事业部副总李明强介绍,自5月19日接到口罩生产任务后,纳通集团全面配合协调生产。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从口罩图案设计、口罩尺寸、原材料生产采购、包装形式等多个方面反复确认,进行了多次调整。
李明强介绍,挂耳绳选取了国内最好的超柔宽耳带材质,以保证佩戴者耳朵的舒适感。口罩内层贴合肌肤的无纺布则选用了超柔SSS级别。为了保证防疫效果,口罩中间层选用了最好的医用外科熔喷布,既保证了对细菌、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同时也保证了口罩良好的透气性。口罩在制作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我们将机器的运转速度调慢了一些,这样制作出来的口罩压边更精细也更稳定,并且每台机器至少有三名工作人员在旁进行分拣。”他表示。
“我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提供更好的口罩,为庆祝大会贡献一份力量。”——李明强
★声智科技★
同样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提供防疫支持的,还有来自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的AI企业——声智科技。
7月1日上午, 建党百年庆典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同一时刻,声智科技七一保障应急组已经在位于中关村科学城的办公楼里从晨光熹微忙到天亮。
这次大会是对大规模公共卫生防疫检测的重要考验。驻守多日的应急保障人员守在各自的工位,聚精会神的盯着多块显示大屏。工作区内,对参会人员核酸检测信息的研判依然密集,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等部门的要求,庆祝大会所有参会人员必须满足核酸检测为阴性的要求才能进入会场。参加典礼活动的环卫工人、警察、广场及观礼台的观众——累计有十余万人员,从6月中旬开始需要每隔三天做一次核酸检测,庆祝大会之前三天,每天都要做一次核酸检测,这些都给卫生防疫保障加大了难度。
“调动部门所有同事,必须保障每个细节不出错。”
声智防疫部署负责人在了解了部署任务的难度和复杂之后,给出了这样的要求。
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1日,短短15天内,一位经理一天平均处理200通电话,30多家检测机构。经过不懈努力,七一当天,所有参与庆祝大会人员按时参会,没有出现因核酸检测结果不正常而无法进入的情况。
对细节的极致要求是声智人对专业性的无尽追求。“百年一遇的盛典,不能留下遗憾。”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
★航天宏图★
航天宏图承建的冬奥服务保障业务支撑系统作为北京市气象局“十三五”重点推动的项目之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活动保障期间,承担为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提供实况数据和预报数据服务的任务,服务期间数据提供及时、准确、稳定,为本次重大活动保障的决策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航天宏图承建的风云四号卫星天气应用平台(SWAP2.0),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快速响应,实现FY-4B分钟级云图稳定业务化发布,为北京区域提供分钟级的“风起云涌”变化过程监测,空间分辨率达到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全球最高——250米,为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特别是突发性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监测提供重要支撑。
百年华诞,气象服务重大决策;宏图研发,科技打造保障标兵。深耕行业多年的业务经验积累和项目团队的全力保障服务,以及与北京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保障团队的密切协作,是确保气象保障服务任务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这也是航天宏图人给党的百岁华诞最好的生日礼物。
★利亚德★
历时半年多的筹备,三个月的实战,利亚德集团旗下金立翔团队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伟大征程》演出的视效保障任务,得到各界高度好评。
据悉,为了完美呈现这部背负百年历史的情景史诗,利亚德在鸟巢东侧跑道架起了长174米,高29.5米,总面积达5133平米的LED背景主屏幕(12个4K分辨率),及两款合计2300平米的旗帜形状侧屏,形成一个多媒体立体空间,强化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表演内容。
主舞台区域地面装置了长30米、高9米的LED活动地屏,用以拉近观演距离,聚焦细节画面,强化戏剧环境,并设置摇臂、升降台、多功能台阶等设施,拓展表演的立体空间。再搭配700平米的地屏和旋转屏等辅助屏幕,结合投影、虚拟拍摄等技术,将整个鸟巢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沉浸式剧场。
历时6个月,这家老牌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在鸟巢圆满完成了《伟大征程》演出视效保障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中,北京理工大学数字与仿真技术实验室主任丁刚毅带领团队师生为庆祝大会、文艺演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只要是导演脑海里想到的设计方案,我们就要迅速通过3D建模和数据计算给出仿真结果图示,以供相关部门决策和进一步修改方案。”
北理工数字与仿真技术实验室教师马建东介绍道。
据悉,该团队应用数字表演技术构建了三维仿真系统,对大会细节和央视转播画面等进行了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的设计仿真,为指挥部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巍巍巨轮扬帆远航”这一集寓意、功能和美观,于一体的创意设计,正是源于北理工科研团队与导演组和指挥部的思想碰撞。
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这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同样凝聚了团队师生们的智慧与汗水。
北京理工大学数个科研团队、近千名师生参与其中,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用硬核科技和青春风采,表达了对党的真挚祝福和无限热爱。
用党建汇聚“创新合伙人”,
打造科技创新“强劲引擎”;
用科技支撑建党百年庆典,
奉上科技人对党的一片赤诚。
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合伙人们”坚定信仰航向,乘风破浪、勇敢前行,为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用科技创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