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海淀动态

海淀教育&新加坡教育 首次线上圆桌会议探讨了这些

发布时间:2021-07-13 来源:海淀教育 浏览次数:

7月7日,海淀区教委与新加坡教育部通过线下与线上融合的方式举办了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为主题的第六届校长圆桌会议,这是双方首次线上圆桌会议。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南区)司长汪光鸿、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屠永永、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陈岩出席了会议,双方100余名校长和教育工作者参加了此次会议。10位校长围绕会议主题,共同分享各自的思考、探索和成果。会议由新加坡茂乔小学副校长陈绣岑主持。

开幕式上,王方和汪光鸿分别致开幕辞,共同预祝此次圆桌会议圆满成功。

王方

新加坡有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海淀学习和借鉴。双方的交流合作切实加深了两地教育工作者的相互了解,拓宽了国际教育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了学校发展。面对科技腾飞给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新冠疫情带来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挑战,双方将持续交流,深化合作,携手开创教育美好的未来。

汪光鸿对双方的教育合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也带来了新加坡教育改革的最新资讯。

汪光鸿

自2012年以来,新加坡教育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重视全面教育,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并重,通过终身学习的体系建构,培养勇于创新、充满自信、主动学习、心系祖国的公民。

在主旨报告环节,新加坡、海淀区的6位中小学校长先后进行了分享。

新加坡立化小学校长 王丽萍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新加坡小学经验谈

立化小学的教育愿景是“培育对学习充满热忱的学生与具影响力、启发性的未来领袖”,学校通过创设“4E教学框架”,即Equip教导学生知识与技能、Explore提供学生探索的环境、Empower给予学生学习与领导的自主权、Enrich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来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勇于创新和尝试的精神。

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

立足未来需要 深化变革创新 提升学习能力

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洞察力、专注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学习适应能力等十二种基本要素。学校聚焦于“五育并举、七树融合”育人体系,实现在情境创设、感受品悟、经历体验、探究实验、项目学习、问题解决、迁移运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与提升。

新加坡育英中学校长 罗志凌

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新加坡中学经验谈

介绍了新加坡的全国数码学习计划(PDLP)、科目编班全面计划(FSBB)、专长项目课程和课程辅助活动。PDLP即善用科技的教学实践,加强学生的数码通识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协作学习。FSBB统一了中学教育,为学生量身定制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发挥每名学生各自强项,发现、探索和发展个人才华。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校长 白计明

聚焦学生的学习力培养

从依托课堂提升学习力、依托教师提升学习力、整合资源提升学习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学校从学生发展需求着手,通过课程诊断、教与学方式变革、对课程持续性关注、深度学习、研究教学等方式构建“和实”课堂。

新加坡南洋初级学院院长 刘俊铭

从高中校本课程设计谈 新加坡如何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介绍了新加坡21世纪技能框架和理想教育成果,并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发展与评价设计、技能创前程计划来落实21世纪技能框架。学校通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服务学习计划、学生兴趣小组、学生主导计划等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学习能力。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 陈恒华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力

从构建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学什么)、开展学生发展指导(为什么学)、转变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思维(如何学)三方面进行分享。学校通过构建基于校情和办学传统的“五彩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发展指导的理念与实践体系,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主旨报告后,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书记赵欣、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王梅、新加坡公立培群学校校长林明伟、新加坡达善中学校长郑志福对6位校长报告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回顾,与会者切实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启发了思维,学习了经验。

同时,4位校长针对会议主题,补充了各自学校的探索实践:赵欣表达了对新加坡教育发展改革的深刻感悟;王梅聚焦教育双维度,以活力教育助力学生成长;郑志福重点介绍了学校的网络安全课程;林明伟强调各自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等。

最后,新加坡-北京市海淀区学校校长圆桌会议新方筹委会主席、南洋初级学院院长刘俊铭,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主任陈岩致闭幕辞。两位领导认为,通过会议,双方分享了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进一步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实现了本届圆桌会议的目标,相信双方的交流互动、互学互鉴,必将会推动新加坡、北京海淀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接下来,海淀教育与新加坡教育对话将聚焦更多大家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线上与线下融合的交流切磋。双方共同期待在下一届圆桌会议相见。

双方教育交流背景

2006年,时任新加坡教育部长访问海淀,双方达成教育交流合作意向,开展教育圆桌会议、互派校级干部挂职锻炼等合作项目。从2007年至今,双方在两地共召开六届圆桌会议,海淀区共派出40名校级干部赴新加坡参加挂职锻炼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