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中关村动态

未来科学城:聚焦“三个突出”,全力支撑北京2025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25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许强发布并解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管委会、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时长05:41

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书记杨仁全介绍未来科学城相关情况:昌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加快“五子”联动,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十三五”时期,未来科学城围绕“搞活”下功夫,规划范围拓展至170.6平方公里,上升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纳入“两区”建设主阵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一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创新能级全面提升。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等一批大国重器加油发力,面向全球广泛聚集高端人才、科研机构和核心要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脑科学和类脑研究中心等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在乙肝病毒致病机理、细胞焦亡、细胞凋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性发现。

二是聚焦“两谷一园”战略布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生命谷进入重大创新成果爆发期,相继产出抗肿瘤创新药、人工生物心脏瓣膜等全球首发产品。能源谷入驻央企积极承担“卡脖子”技术,涌现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3300伏IGBT芯片和模块等自主创新成果。三一、福田康明斯成为北京仅有的2家全球“灯塔工厂”。创新驱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壮大,有力支撑了“十三五”末昌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入百亿元行列,国高新企业突破2000家,上市企业突破30家。

三是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统筹推进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试点等63项创新政策落地。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主体封顶,新引入新生巢、飞镖加速器等国际创新平台,探索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的小米模式。做实“科学+城”,建好国际人才社区,保护好绿心,营造一流生态。

进入“十四五”时期,将秉承“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集聚未来人才”初心使命,围绕落实“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聚焦“三个突出”,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全力支撑北京2025年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突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持续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数字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快形成“核爆”效应。

突出科创中心枢纽型主平台作用

充分释放创新动能

生命谷实施生物技术赶超工程,加快布局基因编辑、脑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筛选药物制药等前沿技术;能源谷聚焦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等新赛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攻关,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高教园加快高校院系学科整建制迁入,支持北大产教研融合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

突出搞活未来科学城

加快推动“三链”融合

发挥“三区”叠加优势,加快空间规划实施,储备万亩产业用地资源,持续打造一批创新联合体,不断强化创新生态黏性,构建混合型多元主体融合创新格局,支撑北京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