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中关村指数2021”发布 彰显中关村创新能力
被誉为中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的“中关村指数2021”12月29日由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布,包含创新引领、双创生态、高质量发展、开放协同、宜居宜业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以2013年为基期进行测算合成,直观有效地刻画了中关村创新发展的新动态、新特点、新趋势。
“中关村指数2021”研究结果显示,中关村指数2020年达到251.3,较上年提升28.9。从五个一级指数来看,开放协同指数增长最快,较上年提升52.2,达到230.9;创新引领指数持续上升,较上年提高43.6,达到301.6;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长较快,较上年提升32.8,达到213.0;双创生态指数较上年提升13.0,达到388.9;宜居宜业指数稳中有进,较上年提升3.0,达到122.1。
去年以来中关村示范区经受住疫情大考,经济运行展现出良好韧性,呈现增长稳、创新强、动能新、活力足的高质量发展特征,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主阵地地位更加突显,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更加凸显,创新能级实现新跃升。截至去年底中关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8个,当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31人;中关村企业研发费用支出3785.4亿元,同比增长11.3%,有69家企业入选欧盟“2020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涌现了国际首台量子直接通信原理样机等一批突破性重大创新成果,同时围绕科技抗疫、科技冬奥、航空航天等国家重大需求,一批重磅新技术新产品加快应用。
二是高精尖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孕育新动能。去年中关村有亿元以上企业3991家,上市企业中千亿企业14家,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4家。2020年中关村实现增加值1.1万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1.3%;总收入7.2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六分之一,同比增长8.8%,其中技术收入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44.0%。
三是创新创业生态持续升级,硬科技创业焕发新活力。中关村去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6万家,平均每天新设立科技型企业72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280.8亿美元,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2位。中关村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双创服务体系,为双创主体提供专业化、集成化、高端化服务,一批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前沿领域的初创企业成立不足一年便获得风险投资,成长为独角兽企业。
四是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强,开放创新构筑新优势。去年中关村企业拥有留学归国人员及外籍从业人员6.1万人,同比增长15.6%;吸引外商实际投资额83.4亿元,同比增长68.3%,有134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在示范区设立了分支机构;中关村企业出口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市近6成。
五是宜居宜业环境持续优化,园区高品质建设实现新提升。北京首次晋升Startup Blink“2021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最佳城市”TOP 3,中关村加大先行先试改革力度,去年开展公司型创投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系列试点,推出“强链工程”、独角兽企业行业管家等服务新举措,在金融科技、互联网平台等新兴领域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推进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