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建言献策 2022年全国两会上的中关村声音

发布时间:2022-03-10 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全国两会帷幕已经拉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目前,来自海淀科技领域的部分代表和委员的议案、提案已经陆续公布。让我们一起倾听中关村企业家代表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建议与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及加快新能源车大功率快充设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向大会提交了四份建议,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呼吁国家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深入参与公益事业,创新公益模式,以及电子废旧物的循环利用。

雷军表示,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欧盟碳关税等贸易制度下,新能源汽车低碳发展已成为汽车工业全球竞争的关键胜负手,而完整、清晰、准确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足迹政策管理体系,已发布3批共24个行业核算方法,但尚未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雷军认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以及核查,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持续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推进大功率快充发展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发展方向。雷军表示,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雷军提出三点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

建议建设科技成果技术中试小试实验环境

作为一位长期深耕于科技企业一线的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CEO程静一直关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话题。

2022年全国两会,她带来的一份提案中将关注点放在了如何将“科技成果中试平台”申请成国家级实验室。

程静表示,中试服务平台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是实践技术、工艺的商业化必经过程,也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的技术经济重要抓手;是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知识价值的最好手段;是技术换资。

为此,她建议,建设科技成果技术中试小试实验环境,支撑成为新兴研发机构,支持申请国家级实验室。打通新技术“有标准无技术,有技术无标准”的通道,创新以中试服务行业规则机制为衔接的开放制度新格局。加强源头专利技术和开放公共的颠覆技术的市场化应用,鼓励跨学科跨领域交叉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邓中翰

建议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中星微电子集团创建人邓中翰今年带来一项关于推动我国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提案。他建议,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核心芯片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快“科创板”对“后摩尔时代”核心芯片及垂直域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步伐。

邓中翰表示,随着芯片设计及工艺制程越来越小,逐渐接近原子的尺度,芯片性能提高逐步放缓,芯片制造工艺提升越来越困难,芯片在设计、材料和设备等方面将面临多重瓶颈,芯片发展进入到“后摩尔时代”。

在“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他观察到,在全球疫情持续影响、多个领域严重缺芯以及技术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为保障本国产业链并抢占“后摩尔时代”芯片技术制高点,近来国际芯片领域“风云突变”,发达国家围绕“后摩尔时代”重拳出击,出台政策投入重金。他认为,我国在国家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下,集成电路产业也取得长足进展,为“后摩尔时代”进一步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说:“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关乎国之大者,‘后摩尔时代’有赶超的机遇,任务更重、所需资金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

建议加快推广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聚焦自动驾驶政策创新、促进智能交通普及缓解交通拥堵、助力碳减排和发展“绿色AI”主题,这也是李彦宏连续七年在提案中关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相关话题。

针对自动驾驶,李彦宏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第二,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发布实施,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无人化奠定法律基础;明确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准入规则;制定自动驾驶运营管理办法和保险配套、事故处理机制等政策,为符合要求的车辆发放正式号牌。第三,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发挥5G的远程控制优势,通过车路协同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升级。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李彦宏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智能交通普及,让交通运输和出行更安全、高效和绿色。具体建议如下:加快推广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推动一次性集成商向持续性运营商模式转型,引导政府主管的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加速构建智能交通运营商功能或成立专门公司,支持科技企业以技术和运营经验等赋能智能交通运营商;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联合行业协会、高校、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加快开展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研究,制定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的量化计算规则,让原本难以评价的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变得可量化、可统计、可评估,探索自动驾驶运营商等新主体的碳减排效果评估,认定其减碳价值;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激励政策,构建公众碳排放相关数据平台,探索个人绿色出行碳积分与公共服务优惠政策挂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