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产业动态 » 其他

傅才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十三五文化规划的战略目标

发布时间:2017-05-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浏览次数:

      世界大国既是经济政治大国,也必然是文化强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强调文化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近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公布。《纲要》立足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进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后文化发展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指明了下一阶段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策略。

  进入21世纪,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和遗传基因,日益成为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化迸发出堪比物质和资本的强大力量,让经济发展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共同推动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目标和文化发展改革的总策略。这既是中华民族对21世纪世界和平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命题的科学回应,也是贯穿“十三五”短期目标与“两个一百年”中长期目标的主线。

  按照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纲要》的总体构架设计,突出了文化发展改革的特殊道路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间配套协同的总要求,《纲要》的宏观构架已不是文化文物、广电、出版和网络等文化行业的并列和简单相加,而是根据大文化的发展思路,确立了理论建设、文艺创作、媒体建设、公共文化、文化产业、传统文化、文化开放、文化体制改革八个方面的目标任务。在《纲要》13章的布局结构上,总体上凸显出科技进步与社会转型交错的时代特征,行业自主发展与跨界融合发展并进的路径特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翼齐飞的平衡特性,创作生产和传播消费互相衔接的全链条管理模式,“请进来”与“走出去”以及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统筹协调的运行规律。

  “十三五”时期,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国家治理层面,就体现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普及核心价值观,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纲要》的基本逻辑架构,又是推动“十三五”文化行业繁荣发展的方法路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建构民族精神大厦的骨架,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核心价值看作是民族国家的战略资源和核心利益。“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构,既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取决于当代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转换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资源,是《纲要》用以指导重大项目设计的一项原则。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

  《纲要》提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也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最基本和最持久的力量来源。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独立性的建构,关乎民族认同,关乎国民性,因而关系到国运兴衰。要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以建构中华文化自身的主体性为前提,只有通过“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贡献”的内涵建构,才能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这样,既可保证中华民族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下避免滑入文化虚无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陷阱,防止民族自信的消解;又可避免古老文明因过度自恋而导致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国粹主义,防止民族文化发展进步活力的消解。

  建设文化强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十三五”国家文化繁荣发展的两大原动力。文化体制改革既是文化行业顺应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的结果,同时又是引领文化行业发展方向的创新性力量。“十三五”进入到文化体制的深度调整期,工业革命以来历次产业革命的历史经验表明,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将会倒逼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领域裹足不前的国家则会陷入落后的泥淖。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这些改革目标与任务体现在《纲要》中的文艺创作生产、网络舆论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对外文化交流体制等各个章节,成为《纲要》的基本内容。

  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材料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给文化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催生了文化生产、传播、消费及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这一轮以数字技术为核心推动力的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业已构成新一轮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数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完全不同于蒸汽革命和电气革命,对整个文化行业及社会结构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数字信息技术利用其固有的开放性和平台性技术力量,强力改变传统文化行业原有的发展逻辑,并重建其数字技术发展逻辑,并由此导致国家文化行业整体结构的重塑和行业管理结构的革命。

  正是基于这一发展情势,《纲要》把推动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落实到理论建设、舆论引导、媒体融合、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从文化资源数字化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传播和数字化消费等各个环节,落实到传播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各项主要任务之中,充分体现了《纲要》对于数字技术支撑性、引领性和革命性作用的深刻把握。

  当前,在世界各国由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竞争为主,逐步转向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国际大环境下,文化日益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结构性力量。公民之气质,文以化育之;国家之精神,文以铸造之。《纲要》的架构,蕴藏着政府、学界和文化工作者为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发展重大关键问题所作的战略思考与系统回应,它标示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文化发展改革的方向、目标和步骤,为文化行业和社会文化组织提供决策参考和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