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产业动态 » 其他

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面临六方面现实问题

发布时间:2021-07-14 来源:首都人才 浏览次数:

2021年7月1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1)》。

“京津冀蓝皮书”对京津冀城市群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在对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前人研究进行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双螺旋模型,从京津冀人才链、产业链、综合环境(政府)、产才主体(企业)、人才培养(教育)和科研合作(创新)六个方面分析京津冀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现有基础以及面临的困境。

蓝皮书分析指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环境进一步改善,三地“产才融合”发展扬帆起航,但也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流失问题亟待解决、产业梯度差异明显、协同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等制约京津冀人才链与产业链融合的现实问题。

#01 

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经济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区位交通等原因,京津冀三地人才发展不平衡显著。京津冀三地顶尖的院士人才比例为88.5∶7.6∶3.9,R&D人员北京占比为58.7%,研究生人口北京占比为80.7%,北京与津冀两地高层次人才呈现断崖式落差,并且由于人才的马太效应,人才差距还在扩大,不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02 

产业梯度差异明显

京津冀产业结构错位、梯度差异明显。由产业结构数据可知,2019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3∶16.2∶83.5,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3.5%,经济结构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现代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19年天津三次产业结构为1.3∶35.2∶63.5,第三产业占比为63.5%,已处于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演进阶段,基本实现了技术集约化和产业高端化。河北在2018年实现服务业超过第二产业,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0∶38.7∶51.3,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1.3%,且高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占比均不高,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比长期居高不下,仍处于工业化爬坡中期阶段。总体来看,河北的制造业与服务业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与京津的差距较大,造成京津冀三地总体产业梯次结构不明显,上下游关联程度不高,三地产业对接困难。

#03 

协同发展生态需进一步优化

河北经济基础薄弱。河北经济发展及公共服务水平与京津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20年京津冀三地人均GDP分别为167638元、90175元和47419元,在全国排在第1、第7和第26位,河北人均GDP仅分别为北京、天津的28.3%、52.6%,在全国排在倒数第6位,造成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合作共享能力不足,引才难、留才难问题始终存在。

协同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京津冀在资本自由组合、人才流动、技术(科研成果)自由转移(转化)方面,由于市场的割裂,没有形成区域大流通市场新优势,在市场准入、行业监管、资质认定、信用评价、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制定的规则和实施的标准互不相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

产才融合发展需进一步强化。京津冀人才一体化与产业协同发展都形成了顶层设计与规划,但产才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仍然缺失,产才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有效解决人才链与产业链割裂的问题。

京津冀人才流失问题亟待解决。2016~2019年,京津冀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4%、-1.9%、-2.9%、-4.0%,人才净流出且流出规模逐渐扩大,其中2016~2019年北京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7%、-2.3%、-2.8%、-3.9%(《2020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排除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严控人口的影响,津冀人才流动也从2016年、2017年的流入状态转变为2018年、2019年的流出状态。

#04 

产业转移吸引能力较为薄弱

津冀正处于新旧动能衔接交替的时期,传统产业加快调整,新动能培育还需时日,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方面存在不会接、接不住、留不下的问题。同时,津冀上下游配套能力、产业技术工程化开发能力及创新成果转化综合服务能力不强,与北京产业链、人才链的融合度不高,造成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水平不高,引进企业层次和水平不高,大多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中低端,高层次、引领性产业转移明显滞缓,产业转移中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北京企业“蛙跳现象”凸显,人才“东南飞”。

#05 

协同创新合力尚未形成

一是津冀创新承载力仍显不足。2020年,北京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4451项,成交额达6316.2亿元,其中输出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718.5亿元,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47.0亿元,仅占北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5.5%,占北京市输出外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9.3%。近年来,中关村科技成果除北京本地转化外,五成多落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仅有不足一成落地津冀地区(陈晓强,2019)。这说明津冀创新体系发展较弱,承载力不足,无法实现与北京的有效对接。二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足与政府创新投入较低并存。2019年,京津冀三地R&D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资金占比分别为44.2%、78.2%和86.0%,津冀R&D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7%、1.5%。三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不足。北京作为全国乃至世界科研力量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全国1/4的重点高校和1/3的研究生院、全国1/5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3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江曼琦、刘晨诗,2017),拥有全国23.6%的政府资金投入,却只有15.9%用于基础研究,造成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明显,也导致与津冀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竞争。

#06 

教育发展不平衡

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京津冀城市群大学排名”前119所大学中,北京60所、天津20所、河北39所,其中前30名中北京24所、天津4所、河北2所;前10名中北京8所、天津2所,河北域内无一所高校。2018年,京津冀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分别为1264.3亿元、319.8亿元和332.3亿元,津冀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大体持平,约占北京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的1/4。京津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三地人才质量差距显著,引发产业人才结构过剩与短缺并存、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