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产业动态 » 其他

再好的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

发布时间:2021-11-08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

记者:有人说乌镇贩卖的是一种融合戏剧、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如何思考疫情对古镇游的影响?

姚洁(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改变了对休闲旅游的认知。以前许多人觉得旅游是去开眼界,看新鲜,一定要去景点,走马观花也要到此一游。

但随着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改变了旅游目的,只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脱离日常。不一定去景点打卡,不一定要看新鲜,能和家人在一起静静待几天就行。

直白说,游客已经不是冲着景点来了,而是体验短暂的高品质生活。这对景区服务、环境打造、吃住行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因为生活服务就是旅游产品。

记者:但文化体验看似虚无缥缈,怎么落到实处,化为具体的活动、产品,最后浓缩成一种品牌印象呢?

姚洁:无论想法多么天马行空,都少不了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

比如古镇戏剧节,光有古镇不行,更需要运营团队、专业内容团队。我们采取艺术总监负责制。古镇运营团队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擅长什么呢?接待、准备、安排场地、人员、配合舞美装置等。至于戏剧节主题是什么、选择哪些剧目、邀请哪些剧团和大咖等,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内容团队来做,古镇运营团队不干预内容。

尊重艺术家、尊重文化,这是我们的理念。

记者:乌镇举办第一届当代艺术展时,一位海外艺术专业的志愿者对我说,他和工作团队待在一个办公室。起初,工作人员确实一点儿不懂当代艺术,他需要传授很多知识。但渐渐地,工作人员提问越来越专业,有些甚至把他难倒了。执行团队学习能力之强,令人印象深刻。

姚洁:我再说个例子。有一年某个剧团提出,需要很厚的树叶铺满演出所在的广场。南方潮湿,阴雨连绵,每天同事们四处搜集叶子,堆在各个办公室、仓库晒干。剧团来的那天,看到那么多叶子十分吃惊。他们说在全世界巡演,从未见到一个地方把舞美执行到这种地步。

无论是剧团,还是艺术展览,起初不少大咖总是将信将疑,一个小镇能做好舞美、打好配合吗?但合作几年后,他们反过来提出把乌镇做的道具买回去。乌镇的木工师傅不只是修缮房屋,配合艺术家制作的过程,也是眼界和手工艺不断提升的过程。有些艺术家,把木工师傅的名字也写在了作品上。

记者:这样的执行团队,是怎么培养的?

姚洁:核心管理团队流动性不大,基本工龄都在10年以上,大家发自内心热爱乌镇这片土地。

具体来说,高管以身作则。一旦出现大型活动,我们打破部门边界,整个公司人员全部打通使用,没有级别之分。比如,剧场门口的检票员、场务、经理,可能就是人力资源部老总、经营部老总、销售部副总。人手不够时,酒店主管也得干铺床的活儿。

举办长街宴时,成百只烧炭暖锅需要端到桌上,餐饮部哪儿来那么多服务人员?公司的青年男性都被调配去端锅。

我们执行团队可能不是艺术科班出身,有些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学历,但所有人都抱着虚心学习的心态。一旦做成功,就有一种身份认同感、自豪感。

记者:坦率说,乌镇的大公司模式,似乎是前提。并不是所有古镇都适合这样的运营模式。

姚洁:不可否认,西栅的店铺、民宿、餐饮等,都属于公司统一运营、规范管理,这方面确实有优势。

如果门店都是散户,嘉年华活动挡着别人生意,是不是要找店家逐一谈判?早茶客集中在水市运营,如果是散户,他们凭什么听你的,愿意集中过来,又如何统一管理?

只能说,不同模式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记者:员工的驱动力、积极性来自哪里?

姚洁:乌镇一旦有大型活动,就是从上到下、通力合作的大事。他们能接触好玩的东西,参与一流的文化活动,与大咖面对面沟通交流。

我对剧院岗位的人说,这些高水平剧目,文艺青年们一票难求,而你们可以免费观剧。他们也很开心,每年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脱离原有岗位,做一些新鲜事。工作兼顾学习,拿着薪水开眼界和成长,何乐而不为?

所以乌镇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容纳各种文化创新。

记者:不管怎样,乌镇模式在国内文旅产业中都是值得探究的独特存在。你觉得江南古镇是否能从你们的“文化牌”里有所借鉴与参考?

姚洁:有奇思妙想、高瞻远瞩的人才,有强力的执行团队。关键是这两点。

既然是创新,内容是啥并不重要。每个古镇挖掘各自的历史、文脉,做出自己的场景创新、文化创新即可。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做自己的独一无二。

想法很难,执行同样很难。我们也在摸索,也有失败,有失误,有遗憾,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