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发展 » 产业动态 » 其他

科技为文化节目创作带来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2-03-30 来源: 浏览次数:

近年来,科技与文化融合成为电视节目创作的重要趋势。从河南卫视以《春分奇遇记》《端午奇妙游》等为代表的“中国节气”“中国节日”系列火爆出圈,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考古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引发热议,再到《最强大脑》《我是未来》《从地球出发》《2060》等科技类综艺节目新意频出,折射出当下科技加文化节目的创作火热图景:科技与文艺的深度结合,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愉悦,让文艺插上了“向未来”的灵动翅膀,向人类精神最深处振翅翱翔。

一、科技加文化节目发展如火如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原创+文化+科技”一直是广电总局倡导的文化类节目的创作方向。科技题材文艺节目不仅是普及科普知识的重要载体,科技的应用更是提升文艺节目时代性、艺术性的重要力量。梳理近年来科技与文化结合的节目可以发现,伴随着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两者从“文化为主、科技为辅”的简单初级融合到逐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大致可以分为这几个形态:

第一种形态,科技是文艺节目创作的“后景”。比如各大卫视晚会节目中在舞台搭建中加强“科技含量”,如普遍采用巨大的屏幕呈现丰富的节目背景,采用5G+4K/8K的高清转播技术等,注重在视觉上为观众提供的高清化、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还比如用动画科技还原建筑桥梁构造、展现地图全貌、再现人物器械动作等,比如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时节”春分篇》中用动画形式还原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古代都城热闹繁华的商业市井气息。在这种融合中,科技是文艺创作的“助手”,科技处于辅助地位。

第二种形态,科技成为文艺节目创作的“源泉”。科技类节目的大量出现,比如《最强大脑之燃烧吧大脑》定位“青春大脑”,《智造将来》打造“暖科技”,《我是未来》《机智过人》《加油,向未来》等类型遍及机器人格斗、生活科普、脱口秀访谈、科学实验等方方面面,“引力波”“云计算”“大数据”等专业科学语汇也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走入了国民视野,这些节目也起到了向全社会传递科学知识、传达科学精神、传扬崇尚科学风尚等重要作用。

第三种形态,科技成为文艺舞台的“主角”。从创作生产传播,科技全流程参与文艺的创作,科技走到了文艺创作舞台的前景,成为了主角。比如在《中国梦·我的梦——2022中国网络视听年度盛典》中,XR歌曲表演《烟火星辰》,两位演员漫步在XR技术下的宇宙太空,在浅吟低唱间实现梦幻虚拟时空与现实世界的无缝转换,虚实相接间极具沉浸感,致敬中国航天。另一大表现是虚拟人广泛出现在各大节目中。比如2022央视元宵晚会上,虚拟歌手洛天依与真人歌手合唱了《Time to shine》,两个不同次元的歌手携手在冰雪点缀的舞台上完美配合,充满青春动感。《2060》是首档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各种虚拟动漫人物轮番登场,梦幻般的舞台背景、取材自传统文化的服装道具,把“未来”拉到当下,非常吸引年轻人眼球……这些节目对文艺节目创作生产变革的体现,昭示着未来文艺节目创新的路径。

二、科技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强化对传统文化题材节目的规划引导工作,各种传统文化题材节目火爆出圈,绽放出来的夺目光彩。应该说,如何让传统文化摆脱那种静穆形态,以符合现代审美的形态“活”过来、“动”起来?如何开掘传统文化中的当代价值并与观众产生精神连接?是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至关重要的两点。这些都需要创作者转变叙事语态,用贴近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语言来讲述故事。

比如河南卫视的《春分奇遇记》开篇,用数字科技表现星球在轨道上运转的科幻场景,犹如一个巨大时节时钟,动画特效模拟春分“雷乃发声,四阳渐盛,万物复苏,五谷生长”的云雨变幻,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趣味横生。《中国考古大会》充分挖掘总台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的特点,针对每个考古遗址量身打造不同的“视+听+触”场景,实现技术应用的突破与创新。央视元宵晚会节目《齐天乐》利用XR技术,将历朝历代有关民乐的人物聚集在同一个舞台,让观众置身星空之下、山水之中和敦煌石窟之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沉浸式体验。纪录片《中国》第二季《梦境》一集中,用科技再现宋徽宗走进名画《千里江山图》中,充分展现了蕴藉其中的中华美学传统,美不胜收。

这些节目的成功说明,科技是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的重要力量。一方面,要追求科技带来的炫酷感,更要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另一方面,没有科技力量的助推, “酒香也怕巷子深”,导致好作品没有市场,特别是无法得到年轻人的喜欢。

三、科技加文化节目发展未来新趋势

在中国的传统艺术生产机制中,如果说文化是“道”,科技则是“术”,一直以来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当下,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一手文艺、一手科技”已经成为行业创作的圭臬,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AR/VR等黑科技越来越多应用,“老土旧”的节目模式终将被淘汰,一批理念新、形式新、技术新的节目必将成为主流,这也标注了科技加文艺类节目发展的新趋势。

科技题材作品更加丰富,技术力量更加深度融入内容创作。科技不再是边缘的辅助角色,而是参与到美学的建构,有的甚至是颠覆式的变革。比如有的节目加强VR/AR技术运用,突破了传统的“第四面墙”,观众佩戴AR眼镜者就可以在真实的3D空间中与虚拟对象互动与交流,让观众也成为节目的一部分。同时,科技形象如虚拟人也将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更有人情味,节目也带有更多人文关怀。这些本质上是更加重视观众的现场感、参与感、互动感,更加强调以观众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将倒逼创作者加快科技应用步伐,推动电视科技进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结果,对科技有高度依赖性,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科技让广播电视走进千家万户,是推动广电文艺创新的重要力量。比如湖南台虚拟主持人小漾是技术团队通过采集数百位女性的形象,然后由大量工程师参与打造而成。江苏卫视《2060》中虚拟人成为登台表演的主角,节目组调动数十台动捕摄像机和VR摄像机,实现全方位、高精度的动作捕捉。可见,文艺节目创作要实现审美和传播的飞跃,与科技进步分不开。科技的进步让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能落地实现,也将继续创造新的形态和业态。有研究显示,至2030年中国数字虚拟人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700亿。

去年9月,广电总局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推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 等技术,创新节目形态,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与科技进一步融合创新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过度依赖科技,警惕因工具理性而忽视人文价值,也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一些虚拟形象在设计上还没有真正体现中华美学风格,模仿借鉴痕迹还较重。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创作中进一步完善。广大创作者要深刻把握科技与艺术的关系,坚持以优质内容为根本,以先进科技为支撑,用更多跟得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