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创协会 » 协会动态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023年)

发布时间:2023-03-28 来源: 浏览次数: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7-2022年,在海淀区委宣传部、中关村科学城综合党委、海淀区民政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以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为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社会组织规范建设,在推进创新发展、聚合资源要素、党建引领驱动、打造品牌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协会第三次蝉联全国5A级社会组织,获得海淀区“党建强、发展强”两新组织党组织、海淀区社会组织先进单位、海淀区文明单位、诚信行业社会组织等荣誉,实现了从“三年见成效”到“五年大跨越”的发展格局。

五年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面对抗击疫情攻坚战,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五年来,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秉承守正创新、务实求真、踔厉奋发的精神,加强行业组织自身建设,以党建引领聚企业、汇人才、促发展;积极搭建文化科技服务平台,开展“文创+科创”服务模式,应对数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人才培育计划,加大人才服务力度;实施企业创新力提升工程,整合产业资源要素,举办行业沙龙、产业峰会等多种形式的产业促进活动;践行社会组织初心使命,参与海淀区京蒙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开展“两旗两县”结对帮扶和“两旗两村”乡村振兴项目。

一、精准会员服务,助力创新发展

(一)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关村文化科技产业促进平台(文科汇APP)充分整合中关村示范区创新资源要素,针对创新主体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实现信息资讯传播的时效性、辐射力,以高价值、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为会员企业搭平台、寻合作、拓渠道,以信息手段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平台云服务将线上线下政产学研以及创新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生态体系,为促进中关村企业发展提供价值支撑和服务保障,成为行业组织推进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移动掌上工具和加快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协同推进技术创新,服务数字经济标杆引领区建设

服务创新创业主体,服务科技创新产业链,汇聚场景应用等领域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服务,打造数字内容科技专利池,助力汉仪创新A股上市。围绕疫情防控下产业面临问题和困境,举办20余场线上+线下产业促进活动,提振企业信心、对接合作机会、营造创新生态。以高端产业促进活动聚合数字文博、数字文旅、产城融合、数实融合、元宇宙场景应用等领域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举办细分领域系列沙龙活动:数字文化+科技创新沙龙——设计服务跨界融合的机遇与挑战、北京科创资源对接系列活动——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政策培训会、新创意、新机遇——京沪数字创意产业线上峰会京穗数字产业峰会京台创意设计线上交流会,以及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的文旅创新与发展元宇宙发展趋势及其文创应用场景等多场主题活动。以高端产业交流活动加强海淀数字文化内容、产品研发的创作水平。

二、打造品牌活动,激发文化科技融合新动能

(一)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以人才链产业链推动创新发展

强化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作用,以文创+科创模式打造特色品牌活动。举办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活动,领军人物、创新人物、突贡人物为推进产业发展做出榜样。持续举办年度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峰会,围绕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强国建设,发挥文化科技融合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应用优势,对接资源、搭建渠道、协同创新。立足首都强化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连续三年举办文化科技融合促进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累计200余位中关村科技创新精英从中受益。

(二)践行社会组织初心使命担当乡村振兴帮扶重任

在海淀区民政局的支持指导下,连续两年开展文旅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品牌行动,奔赴内蒙古科尔沁镇远华村、河北易县团山村、长峪村、于家庄村,内蒙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察尔森嘎查、敖汉旗四家子镇长力哈达村开展社会公益行动。助力京蒙协作,以文创+乡创模式促进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举办年度进社区公共服务活动,围绕书香海淀智慧社区数字生活开展进社区公益活动,用文化科技企业数字文化产品赋能社区治理,打造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品牌。

三、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人才园区联动发展

(一)开展文化产业课题研究夯实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连续三年编撰《海淀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2)。以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为基础,对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特点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提供企业发展案例。课题研究分析梳理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重要数据、趋势特征,客观反映核心区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的总体情况,展现一线行业组织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沿的观察与思考。《发展报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题研究形式,深入结合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发展瓶颈,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企业提供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理论工具、政策工具、实践工具。2020年完成政府课题《海淀区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疫情期间,完成《关于疫情防控下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二)促进文化园区建设打造人才站点链接国际资源

推进园区产业生态建设与产城融合。联合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共同举办抗疫助企促发展——文化领域系列主题活动,跨行业多角度推进产业发展,涵盖数字时代下文博产业的转型与传播产业园区如何融入城市文化生活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的文旅创新与发展元宇宙发展趋势及其文创应用场景。活动旨在应对疫情冲击、提振企业信心、共谋发展机遇。联合百旺宏祥文创园开展打造智慧社区,开启数字生活公共服务活动。为加快推进中关村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积极构建中关村特色的创新合伙人机制,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搭建中关村文化人才会客厅,设立全球人才枢纽站点,延揽国际高端人才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四、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加强组织内部建设

(一)创建“红链聚企”党建品牌,构建“党建+产业链”服务模式

在中关村科学城综合党委的指导下,发挥协会联合党委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2021年6月搭建“红链聚企”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党建服务平台,平台设置支部服务、党员学习、党建活动、项目对接、产业合作、宣传展示等服务板块,构建“党建+产业链”的工作模式,实现党建工作链接政产学研用的实践落地。“红链聚企”党建品牌项目获得中共海淀区委组织部海淀区“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工作品牌认证。以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促进服务提升企业非公党建力度。举办“党建引领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疫情防控下企业连线交流会”、“喜迎二十大创新发展公开课——疫情防控下的国家经济形势与企业发展之道”、“《价值观整合与文化强国》思政课”、“学习二十大精神,文化产业公开课——“文化自信自强与文化创新创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文化自信自强”。

(二)加强组织内部建设,争创社会组织示范标杆

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第三次蝉联全国5A级社会组织,这同协会多年来坚持加强内部组织规范建设密切相关。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协会秘书处有5名党员,是一个勇于开拓创新、作风过硬的团队,结合新发展阶段对社会组织的新要求、新举措,协会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作岗位制度、诚信行业自律制度等。协会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将党建引领同企业服务有机结合,发挥联合党委11个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基础,以创新手段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形成党建引领赋能企业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五年来,第三届理事会认真履行职责,在开展“三个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工作成绩,所有工作离不开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委宣传部、海淀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理事、监事和会员的付出。第三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

       O二二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