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文创协会 » 协会动态
2024年海淀区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 文化产业人才专题学习(一)
2024年12月4日下午,第一场“文化产业人才专题学习”在中关村数字电视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主办。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近100人参加,线上观看直播的人数达600余人。
本次活动是“2024年海淀区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的重要部分,有“主题讲座+专题对话”两个环节,4日的讲座主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形象塑造”,由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师生导师张海荣主讲。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王蔚主持。
王蔚在开场发言中表示,希望专题学习活动能够为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带来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帮助我们全面理解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角度。
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 王蔚
张海荣教授从“关于文化、文艺该作什么样的纵深思考? 塑造文艺形象时如何挖掘呈现历史文化? 何种研学创作可有力诠释“两个结合”?”三个方面展开,结合民间文献与乡土文化调研成果,从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层面分析了文化、文艺的深层蕴含;她表示塑造文艺形象应深入呈现历史文化;有人文基础的研学创作可有力诠释“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她强调了文化企业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的艰巨任务,要求企业在发展经营过程中,注重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体验性,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她指出,企业应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深入学习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师生导师 张海荣
研讨交流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主持,参加研讨的嘉宾有同方知网党政法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夏晨曦、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汤杨、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OO马忆原、社戏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张弓惊、海淀区青联委员、北京圆明畅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兆文泰,研讨主题:文化主体如何筑牢自信根基的路径。
王炳林院长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企业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主力军。在研讨过程中,他引导嘉宾围绕强化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形象和履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王炳林
同方知网党政法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夏晨曦,分享了企业在数据资源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她指出,知网通过数字化加工和知识化加工,将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创新性利用。在AI时代,知网将数据作为大模型的底层技术,为科研人员和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服务。在品牌塑造方面,夏晨曦提到,知网的品牌形象随着服务的细化和深入而不断转变。从最初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到现在的网络出版和增强出版,知网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和服务方式,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知网还与华为合作打造中华知识大模型,通过溯源技术保证生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通过联合500多家图书馆和文化馆,在节气、节日和国家庆典等时刻为社会公众送去丰富的文化盛宴。这种对公共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不仅体现了同方知网的社会责任感,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方知网党政法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 夏晨曦(发言者)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汤杨,分享了企业在内容创新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他指出,龙源一直注重人的内容,通过杂志、党建读物等形态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AI时代,龙源看到了新的机遇,致力于将积累的文化内容转化为拟人的AI工具,提升用户体验。汤总还提到,龙源在品牌塑造方面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核。例如,在设计写作文的AI工具时,龙源不仅关注界面和功能,更注重如何通过AI传达文化底蕴,使产品具有独特的灵魂。这种对文化深度的挖掘和传承,使龙源在品牌塑造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龙源创新数字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汤杨
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马忆原,分享了企业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的探索。汉仪的产品是信息加文化的交叉产品,通过技术手段将汉字的艺术形式转化为计算机可使用的数据格式。在拓展产品深度方面,汉仪深入挖掘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字库产品;在拓展产品广度方面,汉仪将字体设计延伸到原创衍生产品、展览展示等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在品牌塑造方面,通过发布趋势报告、举办沙龙等方式,不断强化品牌定位,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还通过新媒体账号等方式与年轻人互动,使品牌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北京汉仪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马忆原
社戏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张弓惊,分享了企业在戏剧创作和团队自信方面的经验。他指出,社戏控股将作品概念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入研究戏剧艺术,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的舞台剧作品。同时,公司注重团队建设,通过激发员工的内生活力和创造力,提升团队自信心和凝聚力。在品牌塑造方面,张总提到,社戏控股的品牌形象与团队做事扎实、有难事能解决的特质紧密相连。公司通过不断积累作品和口碑,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同时,社戏控股还注重与观众互动,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作品质量。
社戏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张弓惊
北京园畅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兆文泰,分享了企业在青年员工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他指出,青年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应通过关心、鼓励、认可和倾听等方式激发青年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同时,企业应建立团队自信,让员工自发自愿地为公司建言献策、提供灵感。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兆总提到,企业应关注公益事业和公共文化建设。例如,通过为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送去丰富的文化盛宴。同时,企业还应关注青年群体的消费需求和文化需求,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北京园明畅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兆文泰
在研讨中嘉宾们分享了各自企业在提升核心竞争力、塑造品牌形象以及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他们的观点不仅体现了文化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努力与探索,也为其他文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展望未来,文化企业应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文化企业还应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文化企业应关注公益事业和公共文化建设,积极回馈社会、造福人民。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相信文化企业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中实现更加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