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文创协会 » 协会动态
2024年海淀区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 文化产业人才专题学习(二)
12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举办的第二场“文化产业人才专题学习”成功举办。中关村文化科技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近100人参加现场学习,观看线上直播的有近500人。
本次活动由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王蔚主持,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宋洋洋为大家做主题讲座,题目是“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文化消费”。
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 王蔚
宋主任全面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城市文化消费,从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文化消费的特点与趋势、文旅融合的逻辑变化,到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消费新场景,再到对海淀等地区的期待与展望,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支持。他强调,科技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主动力,数字技术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文化数据交易与使用、新旧机制的转换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路径。最后,对海淀等地区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和展望,为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文化品牌评测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宋洋洋
研讨环节由文化创意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京成主持,观时空创始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道升、ASMAT Office 为物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冯博、贝塔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化希婷、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磊、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战略高级顾问、晶世凯维(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方维参加了研讨活动。
张京成主任首先介绍了北京市最新出台的《关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大力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该文件旨在指导未来五年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他建议企业家根据文件中产业的规划方向,安排公司的战略布局。
文化创意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 张京成
接着,张主任引导嘉宾们围绕着主题“文商旅融合激活文化产业生命力”展开热烈的讨论。嘉宾们介绍了各自的业务领域,分享自己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经验,并在“如何能激活文化产业的生命力”,“结合文商旅融合的现状和趋势,如何通过文商旅融合来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政府、企业、景区在文商旅融合中如何协同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贡献新观点和新思路。
观时空创始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道升认为:文商旅的融合的形式就是资源品牌化,品牌故事化,故事场景化、场景体验化、体验社交化,它达成这是一个消费者沟通交流的目的。通过历史文化的挖掘,打造地方特色同时引入其他的元素,让消费者在体验中形成消费的欲望,在欢乐中形成消费的行为。
观时空创始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徐道升
为物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冯博分享了如何做到激活文化产业的生命力:传统项目与文旅融合,设计创新与跨界应用,感官享受与情感共鸣。他建议:政府应在好项目示范项目上给予支持,促进文商旅融合成功。
ASMAT Office 为物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冯博
贝塔智能科技副总经理化希婷介绍公司发展历程、新业务线和未来规划,强调结合当地文化理念和生态人文特点,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城市名片项目。
贝塔智能科技副总经理 化希婷
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磊介绍公司业务:从颐和园文创产品开发到遇见博物馆品牌建立。业务拓展将成熟展览输出到商业街区、旅游景区等。公司重视内容研发,延长展览生命力。
北京中创文旅文化产业集团公共事务部负责人李磊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战略高级顾问、晶世凯维创始人兼CEO方维分享了本公司文商旅融合的项目经验和成功案例,希望未来数字创作和内容创作运营得到更多政府和市场层面的支持。
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战略高级顾问、晶世凯维创始人兼CEO 方维
通过嘉宾们的研讨,大家对文商旅融合的发展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商旅融合将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提升消费者体验。文商旅融合需要产学研用具备决心、信心和恒心,在市场开拓、资源整合、业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才能走向成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