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创协会 » 协会动态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20 来源: 浏览次数:

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委宣传部、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党委、海淀区民政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指导下,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方向,促进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升级。2024年在全体会员企业的鼎力支持下,协会凝聚文化科技产学研资源,围绕提升党建平台凝聚力、持续做强文化信息服务、提高产业服务水平、推进重点区域合作、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承办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升党建平台凝聚力 推动党建服务企业发展

协会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产业链”服务模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将宣传思想教育覆盖至企业和各文化园区,提升“红链聚企”在文化科技企业中的影响力,开展理论学习、供需对接,资源整合等丰富多样的党建教育实践活动,切实促进产业链整体水平提升,激活企业创新动力,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全年组织主题活动12场、线上线下服务文化科技企业近8.6万人次,充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二、聚焦行业新机遇新需求 持续做强文化信息服务

协会立足文化产业服务主业,以“中关村创意产业网、中关村创意产业微信公众号、文科汇APP”三大信息平台,围绕文化科技领域,加强行业热点内容的发布,提供产业、项目、人才、金融、政策等方面资讯,精准发布政策通知、产业资讯、重要活动,创新技术、企业案例等内容报道,帮助企业及时、精确的掌握政策方向与行业动态,实现文化科技资讯内容汇聚,以网站、APP、小程序等方式提供在线服务,2024全年服务9000多人次,浏览量64万多人次。

三、贴近企业发展需求 提高产业服务水平

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协会链接产业资源开放信息,精准提供特色服务,进行政策咨询、培训辅导、行业交流、产学研合作、资源融通、产业调研、拓展市场等多功能服务,助力企业更好地融入产业链。2024年开展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峰会、中关村文化科技融合沙龙、“科创资源推介”系列活动、海淀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等活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持续扩大服务辐射力,举办活动43场、覆盖企业3000余家次、线上线下受众4万余人次,一系列产业促进活动推进文化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重点区域合作 服务企业开拓发展

聚焦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产业竞争力、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区域交流与合作,开展文化科技产业活动,包括:京津冀文化科技合作交流会、台湾文创暨数位内容产业商务媒合会、京杭文化科技资源合作对接会、北京海淀-江苏如东文化科技资源合作对接会、北京海淀-江苏如皋——2024文化产业暨园区共建对接洽谈会等活动。通过跨区域合作,推动需求对接、项目合作,全年举办活动9场,线上线下累计惠及企业近150家,300多人次。区域合作让企业实现跨界融合,开拓发展,获得前沿技术、创新项目、技术融资等产业信息,促进产业资源的流通和高效配置。

五、服务企业人才发展 提高人才素养能力

围绕文化强区建设中心任务和巩固提升产业竞争力实际需求,提高文化人才综合素质,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协会组织“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级研修班”、“中关村文化产业新领军者”系列活动、“2024年海淀区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等人才服务,培养一批引领首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促进首都文化科技领域的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的高效对接与整合,助力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推动首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开展人才活动15场,惠及各地文化企业近千家次,线上线下参与近万人次。

六、文化产业课题研究 梳理企业困难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课题围绕AI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总结近百家重点企业的发展实践和经验分享,梳理企业困难建议,挖掘AI技术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应用场景案例,研究成果以《AI赋能海淀文化科技发展报告》和《2024年海淀区文化企业发展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成果进一步提升文化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产业分析,了解行业趋势和竞争情况,为政府决策和企业规划提供支持。

七、激活发展新动能 承办创新创业大赛

协会在服务创新创业发展上不断探索,积极承办“2024海淀文化创意大赛——AI海淀&文化强区赛道”,征集方向AI+文旅、AI+文娱、AI+文教三大类,收到来自海淀、东城、朝阳、石景山、顺义等10个市辖区及一个外省市的62个项目参赛,参赛项目作品质量高,团队覆盖面广,均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大赛通过征集创新创意项目,激活企业向“新”力,释放发展新动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科技融合,扩大了海淀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八、服务文化科技融合  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与中国图形图像学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达成合作共识,在 2024 全国数字文化遗产大会上成立文化与科技工作组,让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新契机,培育更具科技含量的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协会与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共同举办“海淀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调研”,畅谈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围绕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打造AI+文化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业态、新场景,催生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新动能。

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携手实现互利共赢

协会抢抓国际交往契机,对接海外资源,服务企业走向国际和出海发展。积极参与“2024海淀区海外推介会”,通过设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德国创新联盟,参与接待海淀区代表团来访德国慕尼黑工大创新中心,以海外推介、拜访交流、洽谈合作等形式不断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提升海淀企业出海竞争力,为企业实现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持。

协会与日本国际元宇宙协会对接,双方就中日元宇宙平台应用推广、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并签署国际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文化科技融合的合作机遇,推动中日两国元宇宙技术的繁荣发展,开展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产业合作落地的国际服务。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

2025年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