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热点资讯
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圆明园管理处全力做好遗址规划保护工作
8月10日,市委书记蔡奇到海淀区调研时强调,要把三山五园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抓好三山五园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收官,积极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落实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推动大宫门遗址区保护展示。
近年来,圆明园管理处严格落实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指示精神,在遗址保护工作中逐步开展完成了西部景区考古勘探和环境整治、九州景区基址及桥梁整理、如意桥和棕亭桥修复、碧澜桥复建、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和保护展示、正觉寺和长春园宫门复建等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持续开展考古发掘和勘探。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先后开展了大宫门遗址区、紫碧山房遗址、如园遗址、舍卫城遗址、养雀笼遗址、远瀛观遗址、海晏堂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发掘总面积14900平方米。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澹泊宁静遗址500平方米考古发掘和扇面湖40000平方米的考古勘探工作,逐步探明遗址状况,为圆明园遗址研究和下一步的遗址保护工作夯实基础。
二是规范实施遗址保护展示项目。完成碧澜桥修复、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西洋楼片区游线调整、黄花阵维修、远瀛观保护加固等项目。下一步将实施线法桥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积极推进大宫门遗址区保护展示项目,实施大宫门遗址区环境整治工作。
三是稳步推进遗址保护展示规划设计。在切实做好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委托国内顶尖设计团队,先后完成碧澜桥修复、海晏堂蓄水楼遗迹本体加固保护、西洋楼片区游线调整、黄花阵维修、远瀛观保护加固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并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通过。制定遗址保护展示规划设计三年计划,组织实施大宫门遗址区、紫碧山房遗址等18个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四是认真做好遗址监测。对裸露的露明遗址进行定期监测,做好监测记录,对出现的及时上报,并适时开展遗址保护展示项目,目前,线法桥遗址抢险加固已获批,资金评审完成后及时开展项目施工,方壶胜境方案基本完成,准备上报,海晏堂二期正在编制方案。下一步将建立圆明园遗址保护管理规划日常监测和保养机制,将全园遗址纳入监测范围,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五是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文保项目实施周期比较长,目前遗址历史遗留问题达19项,有的项目历时长达18年未解决。圆明园管理处安排专人负责盯紧遗留问题,目前已解决京水公司工程欠款等8个历史遗留项目。
六是加强专业合作,做好人才培养。与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设计团队和业界权威密切合作,与国内一流大学联合成立圆明园研究中心,邀请业界权威专家为圆明园遗址保护出谋划策、把关把脉,培养一批年轻、高素质的干部职工献身遗址保护工作,提升能力水平,逐步建立自己的考古队、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