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产业资讯 » 企业资讯
载道文化庆建党100周年献礼——重磅特惠预售一百套《名门五经刻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梁启超先生著《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中国强。载道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光辉时刻,与中国书店联合出版《名门五经刻书》,将星凤典籍化身千百,供今天少年家长和爱国青年收藏追崇,教育子女、见贤思齐、好古敏求、家国天下。
“饮冰室”藏书印
天津 梁启超“饮冰室”书斋
预售书名:
《名门五经刻书》——梁启超家藏与批注的明代珍稀典籍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原古籍收藏地:国家图书馆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书号:978-7-5149-2463-3
出版册数:五函16册
制作形态:还原再造
制作材质:四川宣纸
印制方法:彩色印制
装帧方法:非遗传统工艺
古籍形态:古线装书
出版价格:9900元
出版价值:首次出版,是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国学艺术品
上市时间:2021年中秋(2021年9月20日-2021年10月20日)
一部藏书界专家公认的嘉靖本明朝的宋版书地位
明朝嘉靖年间,名士私家刻书兴盛。嘉靖时期的明代进士们崇尚刻印儒家经学典籍,其书品质高雅卓绝。他们刻印的古书以其专业严谨的名篇经学内容文字、仿宋书法刻本的唯美艺术,成为嘉靖年间刻书留存至今的精华代表。这些明代经学刻本藏书,经历了500多年时间的洗礼,被清代学者们高度赞美嘉许,并简称藏书业界的专名“嘉靖本”。
梁启超家藏和批注的《名门五经刻书》,就是嘉靖本的珍稀代表。《名门五经刻书》出自明代进士翁溥在嘉靖31年(公元1552年)整理刻印的《五经》典籍,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名门五经刻书·诗经》
一部明代进士刊刻的国学精品
皇帝亲赐谥号追封
翁溥,1502年-1557年。明代1529年,翁溥中进士。明代1552年,翁溥修刻刊印五经,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翁溥担任太湖县令时,据《太湖县志》记载,翁溥“仁恕明决”。明代1557年,翁溥卒于南京刑部尚书任上,明世宗朱厚熜封谥号“荣靖”。2021年6月,翁溥故里浙江省诸暨市建设“翁氏修竹清风馆”,用以传承蕙渚翁氏家族“读书知礼、清正守仪“的良好家风。
一部集欧体书法完成的艺术大工程
再现唐宋书法之美
唐朝欧阳询楷书以俊美健朗,独成大家“欧体”。欧体为中国书法的四大楷书体之一,至今也占领青年人书法市场的半壁江山。从唐宋到明代,欧体是刻书之美的艺术品质。翁溥刻书五经,仿宋版书之遗风,完成24万字的刻书工程,可以想象明代书法家们夜以继日地挥毫书写,书法工匠们不舍昼夜的临摹木刻,崇尚了人文艺术的尽善尽美。翁溥在《五经刻书题后序》中写道,“正天地,以育群生,将不有厚望于方来者”。这是诗书传家的蕙风兰心。
一部诗书传家的文化佳史追崇梁启超一门三院士家风
翁溥刻名门家传至今天五百多年、完好如初。至近代,被学贯中西的中国近代大家梁启先生超收藏于《饮冰室》藏书楼,篆刻“饮冰室”专印,供梁启超先生研究品鉴和子女们家学之用。梁启超先生藏书丰富、国学渊博,培养了梁家一门九才俊三院士的教育丰碑,身后由子女将此书捐赠给国家图书馆。
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房名字。“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临危受命,维新变法,其内心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和焦灼可想而知。饮冰室体现了梁启超忧国忧民的崇高使命精神。
《习近平用典》中的五经名句欣赏
《习近平用典》(作者: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年出版 )
《诗经》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P165:《仁贤篇》)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引用“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指出,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 原典: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诗经·大雅·文王》大意为,众多优秀的人才,在这个国家降生。国家得以成长发展,这些栋梁之臣发挥了重要作用。贤良之士济济一堂,文王得以安宁。这句话说的是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
《尚书》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P79页:《修身篇》)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尚书·商书·伊训》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P105页:《笃行篇》)《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周书·周官》
《礼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P187页:《为政篇》)
习近平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讲话。习近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 原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P147页:《劝学篇》)2014年5月4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和师生座谈的时候他讲的一段话。《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人说:“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年轻有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
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
■ 原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周易》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P29页:《为政篇》)《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原典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系辞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P239页:《信念篇》)2014年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 原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P259页:《创新篇》)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当中,都提到《周易·益卦·彖传》的话:“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 原典:《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旋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益卦·彖传》
《春秋左传》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
(P41页:《为政篇》)
《之江新语-为政者需要学与思》等文中引用。
■ 原典:
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P185页:《天下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 原典: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chuán)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ī)醢(hǎi)盐梅以烹鱼肉,……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